园丁勤耕耘,桃李满园春
— 圣地亚哥孔子课堂教师《我在美国教中文》征文连载(二)
《圣地亚哥华文网》编者按: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自2009年3月开办以来,不断在当地中小学推广中文教学,在两年不到的短短时间内,孔子学院已帮助建立了圣地亚哥东部的河景小学(Riverview Elementary School),湖滨中学(Lakeside Middle School)、西部的巴纳德小学(Barnard Elementary School)、可立亚中学(Correia Middle School)、洛马角高中(Point Loma High)、山顶高中学校(Hilltop High School)等学校的孔子课堂,同时还组织大量的赴中国交流活动、当地社区活动,以及汉语夏令营活动,汉语学习竞赛等。圣地亚哥的汉语教育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良好态势,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目前在各所学校孔子课堂的学生已达1400名, 90%以上的学生为非亚裔。2010年以来,又有近20所学校获孔子学院支持开设汉语课程。也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文教师通过招聘走进圣地亚哥的孔子课堂,他们在推广汉语和汉文化的教苑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地播撒着多元文化的种子,他们诠释了园丁的深远意义!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又一年播种的季节来临。从即日起,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孔子学院联合举办并陆续刊登圣地亚哥的园丁们《我在美国教中文》的征文。从这些征文中,读者可以看到分布在圣地亚哥各学校孔子课堂任课的园丁在教中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理想空间、体会到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艰辛、勤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他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在《圣地亚哥华文网》筹办这次征文活动中,得到了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管理院长刘丽容教授、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裕秀教授、项目经理张嘉芳、孟宪安主管,各校中文老师和有关方面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圣地亚哥华文网》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圣地亚哥华文网》
征文(二)
我在美国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工作一年的感想 (2)
在帝王山谷校区的教学和生活
教师 黄惠晖
在美国加州圣地亚哥工作一年后,我于2010年8月转战圣地亚哥东部,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分校—帝王山谷校区从事汉语教学至今。帝王山谷校区(Imperial Valley Campus)是一所只有800多名学生的学校,坐落于加州最东部的卡勒西克(Calexico)小镇,被称为沙漠地带,南部与墨西哥接壤,东部比邻美国亚利桑那州。7月份按照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的安排,我先来到这里,为当地初中生提供一个为期两周的中国文化与语言夏令营。这个夏令营就如一道开胃菜。要让中国文化这道大餐在当地受到欢迎,这个夏令营只能成功不能失败,夏令营意在为8月份即将在帝王山谷校区开设的中国文化和语言课打下基础。
从圣地亚哥到卡勒西克小镇共有两个小时的车程,往东开车至一半路程时,高速公路两侧几乎是荒芜人烟的地带了,一路上有许多光秃秃、没有一丝绿色的石头山,酷似电影中美国西部的荒山秃岭地形地貌。7月的圣地亚哥还是气候宜人舒爽,但在卡勒西克小镇,此时已经是炎炎夏季。太阳终日闪耀,无情地烧烤着大地。夏季的炎热天气通常要持续5个月之久。气温最高时可达115华氏度左右,近50摄氏度。记得那天同事开车来时,我们在停车某处片刻后回到车内时,车内的气温高得吓人,座位热得烫手,我不小心抓到了安全带的金属部分,差点烧灼了手。夏季里每天面对高照的骄阳,最好的对策就是少出门,高温持续到晚上10点后还不肯散去。人们见面时的话题也总是离不开天气,难得碰到一两次风暴天气,大家就作为好消息相互传递。为了防晒,我按照朋友的建议,每次出门前先涂抹防晒值85的防晒霜,以防皮肤晒伤,果真奏效。这里也是一个常发地震带,2010年4月份就发生过7.2级地震,至今还有很多地方的危房尚未修复。
然而,7月份那次的夏令营却令人难忘,通过短短16个小时的学习,学生们不仅学会了用简单的中文词汇互相打招呼,介绍自己和朋友,会描述家人情况,会辨认十多种颜色,会数100个数字,会说时间,还学会多首中文歌曲,并学习书法、剪纸、折纸和打乒乓球,以及用筷子、踢毽子、玩沙包等游戏。根据初中生年龄小,注意力容易分散的特点,我每天都把文化体验课和语言课结合在一起,最有效地利用了上课时间,真正做到寓学于乐,乐中求学。热情的当地人互相转告夏令营成功的信息,这为我在8月份开始的3个学分的大学生以及社区成人班的中国文化与语言课程的招生打下了良好基础。
8月26日我离开了圣地亚哥喧闹的人声和热闹的生活,搬到了这个寂静无哗的边陲小镇。离住处6个街区之远就是美国与墨西哥边界,每天两地往来的人们络绎不绝,镇上的人多襙西班牙语,英语交流常有问题,这让我经常萌发抽出时间学习西班牙语的念头。
为帝王山谷校区大学生开设的中国文化和语言课每周两次。由于经济状况的原因,该地区的大学生大都是白天打工,晚上上课。我的课也都安排在下午5:30至7:00。学生用于学习的时间相对有限。这就需要有一套适合他们的教材和教学方案。除了最大程度地利用圣地亚哥州立大学汉语教学的资源外,我还自编了供学生课后自学的学习资料。我认为,对外汉语教学的最初阶段最需要解决的是学生汉语发音的问题,除了提供给学生生词和课文的录音外,我还把上课的内容也录了音,这对学生及时掌握发音,特别是四个声调的发音提供了很大的帮助,很受学生欢迎。
这里人对中国文化知之甚少,中国妇女的裹脚现象早在100年前被取缔,但如今仍有不少人问及这种文化是否存在的问题。作为一名文化亲善使者,我感到大力推广中国文化的必要性。
推广中国文化的方式很多,中秋节来临之际,我得到了朋友从洛杉矶中国城送来的中秋饼与学生分享。课前,我要求学生先到网络上收集中秋节的来历作为作业,课堂上学生们一边吃着来自不易的中秋月饼,一边交流收集到的知识,通过亲身体验文化来了解中国文化的方式最受学生欢迎。除了语言课堂上的文化导入外,我也充分利用学校开展的文化活动,让学生从更多的渠道了解中国文化,比如, 10月份在校园内进行的‘海外学习’(Study Abroad)宣传活动中,学校同意我用增加额外分数的方法鼓励学生参加活动。在活动场所,他们从中国老师和到过中国的学生们那里了解到更多的有关中国的文化现象和知识。在11月15日至19日的 ‘国际教育周’期间,学校举办了外国师生展示本国文化的活动,我把课堂放在了活动场所,先为学生介绍中国文化,接着为现场观众提供毛笔书写个人姓名的活动。这样的活动在这个地区举办还是首次。
把推广文化延伸到校外或其他课堂也是一种不错的选择。学校附近有一个就业培训中心,我首先征得负责人的同意到两个课堂上听课,热情的任课老师给了我向学生们介绍孔子学院的使命和我当前工作的机会,学生们对中国文化表现了极大的兴趣,当场就有许多学生表示希望来上我的课。通过旁听其他学校老师的课,再受邀向所在班级的学生介绍中国文化也是我在卡勒西克小镇向更多人推广中国文化的另一做法。
卡勒西克小镇的生活平淡无奇,夏季灼热阳光限制了我的自由户外活动,但小镇人们的淳朴和友好却让我感到温馨。传播中国文化与语言的使命还在继续,让世界上更多的人了解中国并摆脱对中国的偏见,是我们的当务之急,孔子学院的工作任道而重远。
黄老师在教美国“大人”
利用各种机会传播中国文化
更多照片请看:http://www.flickr.com/photos/cisd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