圖為華裔專業人士應邀出席鮪魚捕撈業百周年晚宴。左四為聖地牙哥中華歷史博物館館長莊紹文;右三為紀念活動贊助人、聖地牙哥歷史學會前理事金蓉蓉。(記者李大明/攝影)
『世界日報』記者李大明聖地牙哥報導:聖地牙哥最近周末分別舉行兩場與早年漁業有關又彼此互不相干的紀念活動。其一是緬懷19世紀在聖地牙哥洛瑪岬(Point Loma)定居、自力更生造帆船、撈鮑魚的中國廣東漁夫,其二則是慶祝聖地牙哥鮪魚捕撈業百周年,頒獎有貢獻人士。
兩場活動各有特色,不過規模與規格大相徑庭。前者由華人傳統社團發起,邀集百餘熱心人士在洛瑪岬海濱一處草坪簡短聚會,為一座「中國漁村」的小型紀念碑揭幕。雖然請到縣政委員考克斯(Greg Cox)到場背書,但氣氛不算熱烈,格局也略嫌狹小,40分鐘不到就宣告結束。
另方面,鮪魚捕撈業百年慶由主流社會的「聖地牙哥歷史學會」(San Diego History Center)主辦,在「城鄉大酒店」(Town & Country Hotel)筵開70席。晚宴中既放映了幻燈紀錄片,又請來歷史見證人現身說法,由電視台名嘴頒獎。與早年鮪魚捕撈業有關的日本、墨西哥、葡萄牙、義大利四國僑民分別擺設了陳列本國佳餚的展台,供來賓品嘗。散會時,還分贈每人一本印刷精美的歷史叢刊、幾張參觀券,外加兩個鮪魚罐頭。
平心而論,早年定居聖地牙哥的中國漁夫對地方經濟的貢獻,與來自其他國家的同行難分伯仲。據記載,在1884年前後,華裔先僑的漁穫甚豐,尤其鮑魚更滿足了整個聖地牙哥市場的需求。批發商還將他們的產品冰凍外銷各地。這些華人甚至自行建造52呎長、16呎寬的三桅大帆船,將捕撈作業的範圍擴張到墨西哥南部的太平洋沿岸。
但華人好景不常,1890年代的排華法案一生效,他們立即成為眾矢之的。聖地牙哥市中心的部分居民藉口華人漁夫晾曬鮑魚臭氣難聞,叫來警察強行拆毀華人棲身的木屋,驅趕他們離開此地。遺留至今的,只有一個「中國岬」(China Point)的地名,但也只在5萬分之一的地圖上才有標示。
與此相反,鮪魚捕撈業從19世紀末葉到1970年代,一直蒸蒸日上。其間雖在二戰期間短暫萎縮,但很快又復甦,船愈造愈大,技術愈來愈先進,從業人數愈來愈多,最高峰的1950年代,出海的漁夫加上罐頭廠的員工超過3000人。最後,因為科學家發現拖網漁船誤傷不少海豚,政府下令鮪魚船更新改裝,加上漁業資源漸見枯竭,必須遠航到薩摩亞群島(Samoa Islands)才有收穫,這個行業才真正走向衰落。
早年華人漁夫遭無情驅趕,自然與當時的種族歧視有密切關係,但與同期前來打魚的日本人相比,華人融入主流社會的積極性顯然稍遜,容易使人覺得中國人「封閉、難以接近」。
日本漁夫遵循美國遊戲規則,很早就成立公司,凡事簽約,還要求他們的子女盡量著洋裝、說英語。日本漁業公司一度幾乎完全壟斷聖地牙哥的鮪魚市場,但主流社會對他們仍相當寬容。直到二戰爆發,美國人才發現日本人的微笑後面也會包藏禍心,於是又矯枉過正,將日本僑民統統趕進集中營。
今日,「中國漁村」唯餘一碑,「鮪魚世紀」也已成過眼雲煙。認真反思這兩段漁業興衰史,對總結前人經驗、更好面對未來,仍不無益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