劫波渡尽好凉秋—东欧游记•奥地利(李弘毅著)

作者李弘毅:新浪微博“游方之舟”、美国《神州时报》中国新闻采编主任、荣休教授。

三、奥地利:阿尔卑斯山下的音乐之都
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奥地利,全境超过四成的森林覆盖率和大面积草地牧场,形成了整个国家的绿色主色调。“奥地利最早见诸记录996年自1278年开始到一战结束前,哈布斯堡王朝统治奥地利近700年。曾经击败了奥斯曼帝国穆斯林大军的入侵,后来成为神圣罗马帝国和德意志邦联的主体,17世纪与匈牙利结成共主邦联—奥匈帝国至一战后帝国解体。1938年被德国吞并1945年3月16日1945年4月15日,苏军发动维也纳攻势。所幸1945年4月2日维也纳电台广播奥地利首都已经被宣布为不设防城市。维也纳市区内损失轻微。1955年奥地利重新获得独立同年10月26日宣布成为永久中立国。苏美盟军全部撤离。
萨尔斯堡当年被美军攻克,老城的大教堂和莫扎特故居在空袭中被毁坏。就像旧痕被修复好了,她依然美景动人。
图:奥地利萨尔茨堡
奥地利的萨尔茨堡(Salzburg,“盐堡”),一路上播放的《音乐之声》中闪过它的风景片段。萨尔茨堡城内巴洛克式的建筑风格,在米拉贝尔花园尽显风情。
图:奥地利萨尔茨堡的米拉贝尔宫花园
1606年总主教沃尔夫·迪特里希为情人建造的阿尔滕奥宫,被他的后任者避嫌改取了颇具意大利范的园名“米拉贝尔宫”。花园侧旁露出的几何状现代建筑就是莫扎特音乐学院。
图:奥地利萨尔茨堡的莫扎特故居
老城步行街的粮食胡同9号楼房第三层是莫扎特一家的租住地,1756年1月27日出生在这里生活至1773年。现在是莫扎特博物馆。 莫扎特雕像坐落在萨尔茨堡主教大教堂广场的一角。
图:奥地利萨尔茨堡主教教堂院内远望要塞山
重建于1641年的萨尔茨堡主教座堂,莫扎特父子曾经先后任教堂首席乐师。近旁的修女院是全世界现存历史最悠久的女修道院,也是《音乐之声》女主角原型玛丽亚·冯·特拉普修女修道的地方。
图:奥地利萨尔茨堡莫扎特音乐学院附近花园的一景
1077年建造的萨尔茨堡要塞,是中欧现存最大的中世纪要塞。萨尔茨堡音乐节自从1920年以来每年夏天举行。每年1月27日左右的一周是萨尔茨堡的莫扎特周。透过花园的喷泉水柱远眺要塞山古堡,整个萨尔茨堡城市的空气里都仿佛回荡着音乐的韵律。
维也纳曾经是哈布斯堡王朝700年的故都,也是作为联合国的国际性都市之一,是欧洲古典音乐的摇篮,更是世界著名的音乐之都。海顿、莫扎特、舒伯特、约翰·施特劳斯以及长期在奥地利生活的贝多芬等,为奥地利留下了独特的民族文化传统。
图: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
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Schönbrunn 申布伦宫),曾是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帝国、奥匈帝国和哈布斯堡王朝家族的皇宫。玛利亚·特雷西亚女皇将这座狩猎行宫1400间中的44间房间按洛可可风格改建为皇家寝宫。有间宫殿墙壁上是她16个儿女的肖像,其中有法国大革命上断头台的玛丽皇后少女像。
图:奥地利维也纳的美泉宫花园
巴洛克风格花园的绿荫道分列有44座希腊神话人物雕像,中轴线通向海神波塞冬的喷泉广场和美泉山上的凯旋门。
图:奥地利维也纳的斯蒂芬大教堂
老城中心的楼宇群里,耸立着维也纳地标:斯蒂芬大教堂。这座建于12世纪末历时四个世纪修建的教堂建筑风格,混搭奇特:哥特式尖塔、罗马风格正门、巴罗克风格圣坛。细说缘由就是一部维也纳城史,因此它也成为维也纳多元文化的象征。
图:奥地利维也纳的国家歌剧院
漫步老城内环城景观带上,我走到十字路口观赏维也纳国家歌剧院,或驻足外观红白相间的金色大厅前,跟身着宫廷礼服的票贩子询价,再拐出闹市街区步入霍夫堡皇宫区,去茜茜公主博物馆、国家图书馆等旧日皇宫衙门,浏览哈布斯堡王朝的宝物和遗存的用品。
图:奥地利维也纳的玛利亚·特雷西亚女皇雕像
玛利亚·特雷西亚女皇的雕像坐落在自然博物馆与历史博物馆之间。与欧洲历史上的英国伊丽莎白女王、维多利亚女王、俄国叶卡捷琳娜女王等相比,这位“欧洲丈母娘”稀有地高产,她调教出了11位女儿嫁给欧洲各王室。早欧盟年,就曾以“家天下”和平统一了欧洲。
阿尔卑斯山北麓的哈尔施塔特湖湖畔,车窗外掠过的绿草茵茵,牛群农舍,一派欧陆田野风光。
图:奥地利哈尔施塔特的田园风光
奥地利的哈尔施塔特镇(Hallstatt),盐的德语发音Sal,古克尔特语发音Hall。贸易中心的盐都萨尔茨堡,邻近这个公元前900年就开采的盐矿附近的古村庄。
图:奥地利哈尔施塔特镇的街景木屋
秋雨中的哈尔施塔特湖,沿湖傍山的木屋,每一家的色彩形态都独具特色。各户展示的户外鲜花园艺与售卖的手工艺品也各有自己的风格。
图:奥地利哈尔施塔特湖
漫步湖畔山间的曲巷楼间,每每意外惊喜地发现新奇的景色。雨中一路走来,犹如慢慢展开浓彩淡抹的山水画卷。
图:风雨中的哈尔施塔特湖主景
走进半山的圣米高教堂,朝湖的平台可以俯瞰哈尔施塔特湖的主景。骸骨教堂源自哈尔施塔特的原住民古克尔特人的怪异风俗。逝去的人埋葬10年后,骸骨被迁入山洞的骸骨馆。积年久远骸骨堆积成骸骨教堂。我看到有小入口处售票,因不认得德文,便没有贸然进入。据说有的头骨上贴了标签,或者绘上装饰纹样,以辨认逝者。
图:哈尔施塔特的教堂墓地
教堂平台主要部分是盆景般的墓地,一个个造型各异的木制墓碑,在鲜花绿枝的衬照间,从这里远望雨雾的山水,别有一番隔世的宁静与阴郁的凄美。

李弘毅   撰文、摄影

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