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握学习动机 增强趣味教学 – 教师 师雅巍

园丁勤耕耘,桃李满园春

— 圣地亚哥孔子课堂教师《我在美国教中文》征文连载(九)

《圣地亚哥华文网》编者按: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自2009年3月开办以来,不断在当地中小学推广中文教学,在两年不到的短短时间内,孔子学院已帮助建立了圣地亚哥东部的河景小学(Riverview Elementary School),湖滨中学(Lakeside Middle School)、西部的巴纳德小学(Barnard Elementary School)、可立亚中学(Correia Middle School)、洛马角高中(Point Loma High)、山顶高中学校(Hilltop High School)等学校的孔子课堂,同时还组织大量的赴中国交流活动、当地社区活动,以及汉语夏令营活动,汉语学习竞赛等。圣地亚哥的汉语教育也因此呈现出多样化、立体化的良好态势,在当地引起不小的反响。目前在各所学校孔子课堂的学生已达1400名, 90%以上的学生为非亚裔。2010年以来,又有近20所学校获孔子学院支持开设汉语课程。也因为如此,越来越多的中文教师通过招聘走进圣地亚哥的孔子课堂,他们在推广汉语和汉文化的教苑里辛勤耕耘、默默奉献,兢兢业业地播撒着多元文化的种子,他们诠释了园丁的深远意义!

春天是播种的季节,而又一年播种的季节来临。圣地亚哥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孔子学院联合举办并陆续刊登圣地亚哥的园丁们《我在美国教中文》的征文。从这些征文中,读者可以看到分布在圣地亚哥各学校孔子课堂任课的园丁在教中文过程中的心路历程和理想空间、体会到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艰辛、勤奋、和取得的宝贵经验;和他们一起分享收获的喜悦。在《圣地亚哥华文网》筹办这次征文活动中,得到了州立大学孔子学院管理院长刘丽容教授、孔子学院中方院长陈裕秀教授、项目经理张嘉芳、孟宪安主管,各校中文老师和有关方面人士的大力支持和协助,在此,《圣地亚哥华文网》再次向你们表示衷心的感谢!(圣地亚哥华文网SanDiegoChinesePress.COM)


征文(九)

把握学习动机 增强趣味教学

教师 师雅巍

长春东北师范大学附属中学与美国友谊校山顶高中的合作已有近20年的历史了。这20年里,师大附中坚持每年选派一名英语教师到美国教授中文,传播中国文化。

我是2010年8月初来到这里开始工作的。由于合作项目已久,通过与先前交流教师的咨询,我初步了解了美国学生的学习习惯和方式,对自己的教学计划有了基本的思路。为保证教学任务能有效实施,我在学期伊始给学生发放一份问卷,对学生的自然情况、学习汉语的动机、对汉语学习的期待进行调查。结果显示,绝大多数美国学生选修中文是出于对这个日益崛起的大国的兴趣和对中华民族历史文化渊源的好奇。而且,这其中还有几个美国出生的中国孩子,他们本着对母语文化的渴求也来到了中文课堂。所有这些信息激励我更要全心投入到这个不平凡的使命中,无论语言知识还是文化传统的教学都时刻注意把握学生的学习动机,于点滴处增设趣味性,寓教于乐,提高教学效果。

体会之一:对教材的创造性利用
我们学校一直沿用《你好》教材,教材起点比较低,适合汉语初学者使用,但内容比较旧,有些话题也枯燥无味。而根据传统课时分配,一个单元的内容要用四周讲完。幸运的是,作为圣地亚哥州立大学孔子学院所属孔子课堂之一,我们从他们得到了很大的支持,得到其中很多参考教材,如《跟我学汉语》、《汉语乐园》、《韵律汉语》、《快乐汉语》等。我充分利用各套教材相关话题的优长进行删减、替换,并且尽可能结合实际需要自创对话或阅读材料。比如讲授“看病”单元时,我把学校的Nurse Pass上的疾病名称及相关用语教给学生,生成阶段就很容易引导学生自编去校医室请假的对话了。由于对教材的如此整合,学生在课堂上很少用到手里的现成教科书,相反,我常常叮嘱学生把老师发的材料装订成册,因为这就是“教材”。学生有了这些材料,听课、笔记、练习也更加认真,更有实效了。

体会之二:讲故事、谈文化
与中国学生完全不同,当美国学生感到一节课讲的太多的时候,他们会提出“抗议”:“I’m tired! I’ve learned too much!”。每到这时,我就拿出我的书“宝贝”《中国古代传说》。用大约15分钟左右给学生边念边讲一个古代传说故事,比如“盘古开天地”、“嫦娥奔月”、“后羿射日”、“大禹治水”等,把学生听的目瞪口呆。他们没有想到,同样的表象,在不同的文化体系里却有着完全不同的故事。学生对于听过的故事很有兴趣,还能记住其中的关联。记得有一次我讲完“嫦娥奔月”的故事后随机问到“Do you remember who Chang’e’s husband was?”居然很多学生争抢着回答 “Houyi! He shot down nine suns!”

体会之三:放电影,看中国
甜水联合学区(Sweetwater Union High School District)的作息时间跟其他学区或有不同,这里每周的周二和周三是block schedule,周二上平时课的一、三、五节,周三上平时课的二、四、六节,这样,每个周二周三的课就是两个小时。说实话要连续安排两个小时的学习内容,不用说学生,就连老师也会筋疲力尽的。所以每个月的某个block schedule时我就有选择性地给学生放电影。因为不少学生喜欢中国的动作片。我就精选了几部能让学生欣赏中国功夫的同时还能认识中国历史文化的影片。比如洪金宝的《功夫厨神》所展现的中华厨艺;甄子丹的《叶问》所展现的列强分割的中华民族一些热血男儿的英雄本色;成龙的《功夫小子》所展现的中华武术的精髓和习武之人真正修身养性的内涵。学生们喜欢电影,也喜欢看电影的同时看到一个博大精深的中国。

体会之四:过节日,沐习俗
让学生通过节日习俗感受中华文化是教学中最好的切入点了。从8月份至今,我们共同欢度了七夕节、中秋节、重阳节、春节、元宵节等传统节日。我会让学生阅读相关传说、由来、主要的风俗习惯、庆祝方式等,有时能在网上找到相关视频效果就更理想了。过中秋节时跟学生一起吃月饼,告诉他们圆圆的月饼里有多少美丽的传说和美好的祝愿;过春节时,带领学生一起写春联、刻窗花、写福字;我还给每个学生包了红包,里面装了两枚硬币:1角和5角。1代表the best;5代表good luck;加在一起等于6,代表祝学业有成,萬事顺意!我让学生每人到前面来跟我拜年“恭喜发财,萬事如意”。说得好我才给他们。(当然为了满足学生的好奇心,无论发音准确与否他们都获得了我的“红包奖励”!)

体会之五:训外援,展功夫
要说讲讲故事、写写书法这些事情我自己还可以应付一下,但中国功夫可是彻底把我难倒了。到美国讲中国文化不让学生看看实实在在的中国功夫哪行?在这里,孔子课堂的有时又再次得到体现:在孔院Anne老师的大力协调下,2010年11月两位中国功夫行家,呂国晶女士和她的朋友来到我们学校向学生推介中国武功。他们在教室里、草场上武枪弄棒的飒爽英姿直到今天还让学生们津津乐道!现在每当学生学累了坐不住板凳的时候,让他们站起来活动活动筋骨,打打太极,学生们乐此不疲!

转眼功夫,我来美国教中文已经6个多月了。这半年是我一生中最充实的时光,得到最宝贵的财富。在这里教中文的过程中,我也了解到很多关于美国的文化和社会,而我最大的收获是通过教中文,能让美国学生开始认识一个正在日新月异的中国,能在他们心中植下一株中国文化的小树,随着他们的逐渐长大和对中国增加更丰富的了解,这棵树会将更加丰硕粗壮、枝繁叶茂。

师雅巍老师在课堂上

师老师的学生们正在做功课

与同事合影

更多照片请看:http://www.flickr.com/photos/cisds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