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百家公司竞投 从公园到围墙(图)

墨西哥蒂华纳市的西南靠太平洋海边,有一座著名的公园 – 友谊公园(Friendship Park),公园紧邻着美墨边境圣地亚哥市。

公园入口处就能看到高大的德普拉亚斯广场纪念碑。

人们从美圣地亚哥以南的圣耶觉罗(san ysidro )出境朝西北方向1号高速行驶,沿途一眼望去可见数千哩长的美墨边界墙蜿蜒延伸, 最后止于友谊公园,并向太平洋碧波中延伸约300呎。

高度12英尺的铁隔离网边界墙,墙柱子,地上到处涂着口号 ,意思均为抗议这堵墙堵在那。“Want Free! Want Friendship! ”(要自由,要友谊!) “You have a 12 feet fence. You know what will happen ? A 13 feet ladder !  (你有12英尺的墙,你知我有13英尺梯子?)

这些情景几乎每天都在友谊公园里上演。久而以往,【友谊公园】被称为目前世上最令人伤心的地方The Most Heartbreaking Place In America Is Called ‘Friendship Park’)。

不久前,墨西哥的一名国会议员爬墙向建议改造隔离墙的美总统抗议。

友谊公园的一侧友谊公园出来是一个海边小镇,好多房子上有弹孔。公园靠海滩一边

 

饱受争议的特朗普版本隔离墙已经开始招标工作。尽管还不知道这笔支出由谁承担,但已有超过600家建筑企业有意竞争这一价值210亿美元的“大蛋糕”。

附:时代周刊记者关于友谊公园和边境墙的报道:

尼克松夫人建的美墨边境公园 讲述一堵墙的变迁史
这天是周日,阿布丽尔很早就起床了。她把要带的东西收拾进包里,把几岁大的儿子抱上车,然后开车径直往美国加利福尼亚州和墨西哥边境上的友谊公园。到了停车场之后,还要沿着海边走很长一段路才能到达目的地。幸好,阿布丽尔知道一条捷径。她抱着儿子,绕过海边,沿着一条小径,穿过一片沙漠,再路过一片沼泽地,然后抵达友谊公园的一座用几层钢铁丝网铸成的围栏边上。在这里,美国政府允许每个星期六及星期日开放边境围栏4小时(从早上10点到下午2点),让像阿布丽尔和她丈夫乌列尔这样分隔两地的移民家庭隔着钢丝围栏短暂相聚。乌列尔上次和妻子儿子见面的时候,儿子还不会走路。如今,几岁大的小家伙已经学会在围墙边上跑来跑去,还会伸出小小的手指,与爸爸从钢丝网的另一边伸过来的手指头接触—这也是这座缝隙极小的钢丝围栏上能通过的最大面积。很快,下午两点钟到了。在美国边境的这一边,阿布丽尔和儿子不得不在工作人员的催促下离开。乌列尔只好透过钢丝网,目送妻子与儿子消失在另一边的二级围栏。

在美国圣地亚哥和墨西哥蒂华纳的边境上,横亘着一道长达1954英里长的钢丝网围墙,而友谊公园就位于这道围墙的边上。这座位于加利福尼亚州的国家公园是美墨边境上两国人民唯一能隔着钢丝围栏碰面的地方。近半个世纪以来,友谊公园见证了无数移民家庭的团聚和分离,也见证了时代变迁下的围墙变化历史。

日前,饱受争议的特朗普版本隔离墙已经开始招标工作。据英国《卫报》报道,尽管还不知道这笔支出由谁承担,但已有超过600家建筑企业有意竞争这一价值210亿美元的“大蛋糕”。《卫报》还注意到,尽管这项工程饱受拉美裔群体批评,但竞标企业中约有10%“拉美血统”。

尼克松夫人主导建造

70岁的墨西哥人伊西德罗是友谊公园围墙墨西哥一侧的常客。他至今还能想起,1971年友谊公园由前第一夫人帕特·尼克松建成的时候,这里是没有围栏的。

当时,帕特·尼克松来到这里,她命令身边的人剪掉当时横亘在友谊公园附近的铁丝网围栏。她对记者说:“我希望这里不会有太长的围栏。我讨厌在任何地方看到围栏。”

从那以后,直至1994年以前,友谊公园都能允许人们自由出入。那时,跨境的家庭经常来到这里一起吃饭,有人甚至选择在公园里举行婚礼,而这里也常常举行宗教活动……

到了1994年,美墨边境上铁丝围栏早已是锈迹斑斑。为了阻止毒品走私和非法移民的偷渡,美国政府把这堵铁丝网围墙翻新了一遍。新的围墙由硬质的铁丝网构成,但上面的孔洞仍然大到足够人们从一端递食物到另外一端。而在海滩边上,围墙的钢铁柱之间的间距甚至更大,身材娇小的孩子可以从中自由穿过。

21世纪初,“9·11事件”让美国移民政策再次收紧。2008年,美国联邦政府收回友谊公园的所有权,并宣布要在原来基础上加围栏。次年,为了翻新原来的围墙以及建第二道围栏,美国国土安全部正式关闭这座公园。

新的围栏建好后,友谊公园并没有立即就重新开放。直到2012年,在当地教会和人道主义团体的强烈要求下,美国政府才同意在特定的时间里开放这座公园。每周六日的上午十点到下午两点,美国边界这边的人们得以从第二道围栏走到第一道围栏边上,和另一侧的家人朋友团聚。

尽管在美国这一边,层层的监护让友谊公园变得更像一所“监狱”。但在墨西哥这边,围栏是在任何时间开放给任何人的。锈迹斑斑的钢梁早已被艺术家们涂上丰富多彩的壁画,装饰着艺术品和涂鸦。

2013年,当地的人权活动家成功说服边境官员在墨西哥儿童节那天打开围栏,让母亲和孩子短暂拥抱几分钟。这样的“拥抱活动”只在2013年,2015年和2016年进行过。提前被选中的母亲和孩子仅可以在边境官员的监视下拥抱两分钟,但这对于像露尔德这样的母亲和她的孩子而言,已经很幸运了。

43岁的露尔德现在住在墨西哥蒂华纳。1996年,她躲在一辆汽车上,和其他几位偷渡者一起从墨西哥边境偷渡到美国。偷渡是因为她想给她的孩子更好的生活。

从那以后,她靠在加利福尼亚州的中央山谷摘葡萄谋生。然而,到了2013年,她和女儿被驱逐出境,她的两个儿子则和已经离异的丈夫一起留在了美国。

“这是美妙的,可爱的,在我脑海中循环播放的记忆。”回想起和儿子紧紧拥抱在一起的两分钟,露尔德说,“但同时也很难过”。

被祖国抛弃的人

每个星期周六日,都有人聚集在友谊公园的边境围栏上。很多人来自很远的地方,长途跋涉来到这里只为见上家人一面。有些人和亲人见面的时候,已经是几十年没见了。一些身患绝症的老人会在这里与自己的家人告别,而每个周末也会有人把自己的刚出生不久的孩子第一次介绍给围栏那边的亲戚。

当中,一些人的身份则更特殊。他们是被当成“墨西哥非法移民”驱逐出境的“美国人”。

一个周日,亚历克斯·穆里洛戴着墨镜,穿着美国海军T恤,肩上背着背包,来到了墨西哥边境这一边的围栏。仅从外表看起来,他更像一个来自美国的游客。

“我与墨西哥没什么关系,除了我出生在这里的事实。”他带有浓浓的美国口音,“我的家人都住在美国凤凰城。我爱美国这个国家,我简直不敢相信他们这么对我。”

38岁的穆里洛几乎在美国度过了大半辈子。在他还小的时候,穆里洛一家从墨西哥偷渡到美国,穆里洛还服过海军兵役。参过军的他以为自己在军队中没有被检查出非法移民身份,则是自动获得了美国国籍。然而,2012年,当他在亚利桑那州因运送大麻而服刑37个月出狱后,他被发现没有美国国籍,并立马被转移到拘留所。三个月后,他被驱逐出境。

如今,穆里洛已经在墨西哥边境南部的一个叫罗萨里托的小镇生活了下来。在那里,他教墨西哥的孩子玩美式足球。然而,每次到友谊公园的围栏上与他的家人团聚的时候,他依然表现出无所适从。“有什么能比美国士兵更‘美国化’?”穆里洛说这句话时,一脸困惑。他把脸贴在网上。“想象一下被自己的祖国踢出去会是什么感觉?”

穆里洛并非孤例。过去十年来,美国驱逐非法移民出境的人数一直大幅上涨,2012年达到42万个案件,创出历史新高。在2009-2012年之间,被驱逐出境的非法移民人数,几乎是前两届总统任期所发生的总人数。

移民的战争

2017年2月21日,45岁的墨西哥人瓦伦西亚第三次被美国驱逐遣返。在美国和墨西哥边界的一座桥上,他度过了极度绝望的半小时。最终,他从桥上跳下身亡。

瓦伦西亚来自墨西哥的锡那罗亚州,那里是墨西哥暴力活动最频繁的一个地方,也是一个主要的贩毒团伙的据点所在地。

长期以来,为了躲避本国的毒品,经济停滞,高犯罪率,政治腐败等问题,墨西哥人想方设法偷渡到美国,希望寻找更安全的生活和更好的工作机会。

根据皮尤中心2016年9月出具的最新报告,美国目前有1100万非法移民,约占全国人口的3.5%,这其中的绝大多数来自墨西哥,占到了非法移民整体数量的52%。

如今,对经常到友谊公园的人而言,特朗普提出要在墨西哥边界修建长达2000英里的“用混凝土、钢筋和钢筋建造的”围墙,简直就是个噩耗。

1月26日,特朗普签署了“建墨西哥墙”的行政命令。

尽管面临着美国对墨西哥进口商品征收20%关税威胁,墨西哥总统恩里克·佩尼亚·涅托最终还是拒绝了这一要求:“对此很遗憾,并且不接受美国建墙的决定。我再说一次:我们不会为你们的墙买单。”为此,1月26日当天,他在电视上宣布取消赴华盛顿与特朗普会晤的计划。

“这是双边关系一个前所未有的时刻。19世纪我们与美国打了一场战争,如今我们发现和美国又陷入了一场战争。一场关于北美自由贸易协定,关于移民问题的战争,而这一切都是从特朗普刚刚宣布建隔绝墙开始的。”墨西哥城伊比利亚美洲大学教授赫那罗·洛萨诺说。

据路透社的报道,特朗普希望立即动工建设美墨边境墙,但目前美国国土安全部能够用来支付各项费用的资金,却仅有2000万美元。这和特朗普需要的120亿美元相比,远远不够。

尽管如此,据此前美国媒体引述美国国土安全部报告,“墨西哥墙”将于今年9月开工,于2020年底前建成。

“坚固的墙?我不认为他(特朗普)知道会造成多大的损害。”乔纳森,一位经常到友谊公园的墨西哥移民说道。对他而言,在友谊公园与家人每周一次团聚,早已成为多年来的习惯。(撰文:梁耀丹)

(美国华文网 圣地亚哥华文网 华文风采综合编发 USChinesePress.com SanDiegoChinese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