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於香港中環心臟地帶的香港大會堂,剛展開連串活動,慶祝建成50周年。未必哪個都與香港大會堂有50年的情緣,但對它有難忘記憶的人,一定難以計數,不管是否文化藝術界人士。甚至可以說,每個香港市民都在不知不覺中受到大會堂的影響,因為半個世紀以來,它的文化輻射在我們這個城市中已如水銀瀉地。
對於大會堂的記憶,必各有側重。你喜歡舞台藝術,如音樂、戲劇、舞蹈,對音樂廳、小劇院會感情深厚;你喜歡美術,會記得高座最高三層曾經是香港美術館,又經常到現時七樓的展覽館留連;你喜歡粵劇,可能至今回味哪位大老倌在大會堂音廳的登台;你或許在大會堂的紀念公園有過珍貴的留影,或許還是在大會堂婚註冊處締結良緣。
香港19世紀時也建過大會堂,那是達官貴人專享的場所,平民百姓難以躋身。1962年落成的香港大會堂就不一樣。它的外形設計就與殖民地的建築不同,摒棄傳統以柱廊拱門為主的維多利亞式建築形式,而採取簡約時尚的包豪斯風格,可說相當大膽創新,影響了往後的香港建築藝術。它配置各種功能設施,讓各階層市民都可以參與其中的活動。當年文化設施如音樂廳、劇場的落成,為普羅市民帶來接觸精緻文化的機會。
孕育文化人才
此後,觀眾與表演者隨年月累積,專業藝團相繼組成,本地文化藝術的創作日益蓬勃。這一切,均可說是始於大會堂。管弦樂、中樂、話劇、舞蹈、美術等等領域近半世紀以來水平的提升,都與大會堂有不解之緣,當今各個文藝領域中有影響力的活躍分子,都一定可以如數家珍地道出當年在大會堂與文化邂逅的種種經歷。那時,有些人或許還是中學生。
大會堂是文化藝術的殿堂,但我以為它更加是文化藝術的哺育箱,半個世紀以來哺育了數不清的文化藝術人才,和在市民中散播文化藝術的種子。在上世紀60年代,大會堂曾長期舉辦普及音樂會,票價一至三元,讓大量市民能夠進入音響效果極佳的音樂廳欣賞音樂。這既培養了觀眾,也培養了音樂人才,我一些音樂界朋友就是從此在音樂領域起步的。
政府的很多文化藝術設施,也是從大會堂為發源地擴散開去的。現在已散布全香港各區的公共圖書館,就以大會堂為起點;很多地區都已建立起來的文娛演藝廳,始於大會堂;公共博物館,也以大會堂為起源。
見證藝團發展
以往在大會堂舉行的表演節目,有不少是從外國邀約來港演出,雖然本地藝團和製作在90年代開始日趨蓬勃,但不少仍以個別團體和個別製作為單位。如今藝團和他們的活動已在香港遍地開花,部分藝團已發展至專業運作。
時至今日,大會堂仍是香港文化藝術的重要據點,例如伙拍了香港小交響樂團及香港話劇團,讓他們可以安心編排兩、三年的節目;是莊重儀式的場地,例如每年重陽節都在這裡的紀念公園舉行悼念為港捐軀的人士;又更加是平民大眾樂於流連的公共空間,無論是平時或假日,都會接觸到不同階層的人士。
未來的大會堂,無論在硬件或軟件發展上都會着重創意,令這個文化地標成為創意的搖籃。
大會堂既是香港文化藝術的一本活歷史,也承載了無數香港市民的回憶。今天,或許仍然有人說香港是文化沙漠,「香港大會堂50周年誌慶展覽」正在大會堂低座展覽廳舉行,分多個主題回顧大會堂對香港表演藝術的影響及貢獻,看看這展覽,當知道香港庶幾已是文化綠洲了。
(以上是民政事務局局長曾德成3月4日在網上專欄發表的文章。標題為本網站所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