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游子思乡故事 || 陈小村 做衣裳(图)

【作者简介】 陈小村女士,大陆学人,现居住在美国加州美丽的圣地亚哥。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美国华人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即日起将陆续刊登海外游子思乡爱乡或沥血奋斗的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配图片。

做衣裳

作者:陈小村

 

小时候,穿新衣服是件挺稀罕的事。孩子们一般要巴巴地等到春节,生日或其他特别喜庆日子,才能乐颠颠地换上崭新的外套。

那个年代,除了百货公司偶尔会有汗衫或者运动衣出售外,商店里几乎见不到其他的成衣。需要添置衣服的话,你得先估量好尺寸,然后拖上家人或朋友,去街上仅有的两三家布店来回转悠, 耐心地琢磨,细细地挑选。看到有中意的,你再告诉店员。店员转身从背后的墙架上,取下你指定的那匹布料,“彭”的一声将它撂在你面前的玻璃台面上,让你细瞧。你小心地伸出手去抚摸,细细体会布料的质地。在认真听取包括售货员在内的各种意见后,你才慎重的作出选择,决定买下。

这时,店员会问你要扯多少布。如果尺寸出入大,她们通常会纠正你。开扯前,店员会再问一句“我剪了?” 看你微笑着点头,她们就麻利地开始抖开布料,被抖的布匹,敲打着玻璃台板,发出闷闷又喜悦的声响。接着,店员变戏法似的取出一把木尺,迅速丈量后,用剪刀轻轻地在顶上开个小口,随后刺溜一声,还没等看清是怎么回事,你要的布料就从开口处整整齐齐的被扯了下来。接着,店员小心折叠好布料,然后取一张手绢大小的纸包在外头,再用一截细麻绳绕一圈包扎好,随手往前一扔,布料就滑倒你面前。

买回衣料后,接着就得找裁缝师傅量体裁衣。像我们家人多,一般是把裁缝师傅请到家来,一口气把大大小小一年的新衣都做了。请裁缝师傅,叫“供衣裳老师”。 你得提前去裁缝师傅家商量好日子,讲好价钱。到了那天,母亲一大早去菜场买来比平时多出几倍的菜,有荤有素,回家后赶紧忙碌开来。我们几个孩子就会兴高采烈地去裁缝师傅家请人。

裁缝师傅叫“振方师”,在县城里小有名气。大概成年在室内工作的原因,人很白皙。他的太太也长得白嫩,嘴唇总是红红润润的。他们拿出一结实的扁担,从缝纫机的底部穿过,然后抬上肩,跟着我们快步往家里赶。一路上,熟人见到就说:“供衣裳老师啊?” 我们就既兴奋又骄傲地点头。家里其他人也早早做好准备了。大方桌上平平整整地铺了一张干净的床单,成了像模像样的工作台。师傅的第一件事,就是仔细丈量每个人的尺寸。量孩子时,他总是自言自语地说:“ 裤长加一寸,接下来几年都可以穿”。 这时的母亲,总是在一旁赞许的点头,我也暗暗地佩服师傅的智慧和远见。

那时候人们穿的基本是“棉布”。衣服洗后就皱皱巴巴,还褪色。后来有一种新鲜材料突然出现在市面上,给人耳目一新。这种布料有个好听的名字:的确凉。和传统的衣料不同,的确凉薄如蝉翼,穿在身上看着轻巧, 不显臃肿,印花也大多淡雅,不像市场上常见的棉布那么土气。因为这些,的确良很快得到了爱美、新潮的年轻姑娘们的青睐。但是,的确凉价钱比棉布贵一截,买得起的人并不多。当时,穿得起的确凉,买得起皮鞋的,被视为过于讲究的一族。小孩子见了他们,就会戏谑道:”上的确,下的确,高脚皮鞋咯咯咯,钞票用得刷刷刷”。 且不提孩子,就是工作人也得小心计划,精打细算才会做一件的确凉的衣服。

10 岁大生日那年,宠爱我的表姐送给了我一块漂亮的的确凉布料。白底上乍看是粉红的小格子,凑近细看,粉色条条边上,还有隐约可见的淡蓝色的细条。振方师知道我有多稀罕这衣料,格外小心的设计了一种新颖的小圆领。当然他不忘把尺寸加大些,这样保证我可以多穿些时候。衣服还没完工,我就忙不迭的穿上,直到意识到扣子还没上完,才依依不舍地脱下来。衣服完成后,接着通常是漫长的等待。做好的衣服,通常要等大半年后才可以穿上身。穿新衣服的头天晚上,看着床前的新衣,经常是兴奋地睡不着觉。有一次,和生长在美国的女儿说起这些,本意是“忆苦思甜”,让她知道她的日子有多好。没曾想,她却说:“妈妈,你小时候好幸运啊,衣服都是裁缝按你的身体做的。我长这么大,还没有一件衣服是裁缝特地为我做的呢!”

作者陈小村近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