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外留守记|“病毒的威胁一下到了我身边。”

 新冠肺炎疫情蔓延全球,各国的华侨华人都怎么样了?中国侨网(ID:qiaowangzhongguo)特别推出“海外留守记”系列稿件,讲述华侨华人的留守“战疫”故事。本期,美国威斯康星国际学院的高中生康渝婧分享了自己的留守故事。

从年初甚至更早的时候,新冠肺炎就成了我们留美中国学生关注的话题,看着国内确诊人数不断上升、防护物资短缺,我和同学们关注了武汉市慈善总会的公众号,一起捐款捐物,希望能尽绵薄之力。

我所在的密尔沃基是一个人口并不密集的城市,开始受感染人数并不多。然而从3月开始,这里俨然成了威州的重灾区。

前几天,美国总统正式宣布,由于新冠肺炎疫情,美国进入国家紧急状态。我所在的高中正式宣布转上网课。短短几个月,病毒的威胁一下到了我的身边。

资料图:疫情下的美国。
资料图:疫情下的美国。

3月14日下午我去了趟超市,屯了日用品和食物。超市里的人是我见过的最多的一次,几乎是周末两天人流量的总和。柜台上的食品、生鲜蔬菜大半都卖空了。口罩、消毒液等防护物资,更是十几天前就空空如也。

我在购物的时候没有一个人戴口罩。我的一位美国老师说:只有病人或者照顾病人的人才戴口罩,健康的人为什么要戴?

不仅如此,这之前我有其他在加拿大、纽约、加州的同学抱怨不敢戴口罩到学校,因为那样会显得格格不入。会有人绕着道避开,也都害怕与他们交流。

随着疫情越来越严重, 5月份SAT考试取消了,4月、5月的托福、雅思、GRE也都纷纷取消。这些变化彻底打乱了我的计划。几乎所有的考试都重叠到了下半年,无形中增加了不少压力。

与此同时,我们集体宿舍所有的老师都戴上口罩出入。餐厅用餐一人一桌。洗衣房、前台、宿舍走廊,处处可见洗手液和消毒水。学生出行严令不得打车,所有必要行程必须提前报备,跟随学校出行。

资料图: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贾维茨会议中心搭建的临时医疗点。
资料图:美国纽约曼哈顿的贾维茨会议中心搭建的临时医疗点。

这几天,洗手成了我日常生活中做得最多的事。饭前饭后、取快递、接触任何被陌生人碰过的东西之后,都要用洗手液洗手。

全球确诊病例不断增加,而此时中国的疫情已经进入相对稳定的状态。我身边有很多人讨论着回国的事。但风险也是有的。毕竟在一个封闭空间呆上十几小时,而乘客有哪些、每个人什么情况一点也不了解。若是转机航班,接触的人群更多,风险更大。比较下来,我倒是认为待在宿舍,不出门,不接触外界是安全的。

资料图:飞机客舱
资料图:飞机客舱

我们学校有个微信群,每天,微信群里的父母都担心远在海外的孩子们的情况,分享着大使馆和航班的信息。有互相联系着寄口罩和消毒液的,商量着包机接孩子们回家的,也有每天分享疫情状况数据和美国防疫新闻的。宅在宿舍的这段时间,我依然真切地感受到,无论身在何处,心与心是联系在一起的。每一份善意和热情,都为这寒冷的冬去春来之际添了很多温暖。

有人说,每一场灾难背后都有来自宇宙的深意。是一场教训,也是一次机遇。

我深以为然。慢下来的生活节奏,让我有更多的时间安静的思考这些年错过的东西:陪伴父母、详细规划未来、安静放松、甚至耐心洗一次手。

也许疫情过去后,我们会真正地重视健康,不吸烟不喝酒不熬夜,也更应该重新审视我们和地球的联系,关爱身边的每一个生命,珍视自然。

作者:康渝婧

【责任编辑:罗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