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系列链接请点击此处
当埃利斯岛作为移民入境点投入使用的时候,北欧和西欧的移民潮已经趋于减缓;而东欧和南欧的移民成为主力大军。他们对这片新大陆怀着各种愿景,大多希望能在这里赚更多的钱,从而改善家人的生活。
俄罗斯的犹太难民,波兰的犹太人和天主教徒,还有意大利、希腊等地来的移民,不同文化背景的移民,怀揣着不同的目的蜂拥而至,每天有成千上万的移民排队等待入境,使得埃利斯岛的入境检查异常繁忙。

虽说埃利斯岛的美国移民局(EllisIsland)是进入美国的最后一关,但并非所有乘船抵达埃利斯岛的人都要排队受到审查。
一等舱和二等舱的乘客通常只需在船舱等候检查,允许他们顺利通过。当局认为,任何有能力以这种方式旅行的人都不可能成为社会的负担。

三等舱或以下等级的旅客,必须到埃利斯岛的移民大厅排队接受健康检查和背景调查。因为他们可能变卖家当,勉强凑钱上船;也有可能身患传染病;甚至可能是罪犯。总之,这些人可能成为美国社会里的负担。

我们在博物馆的墙上看见的照片,纪录了当时过关时的一些场景:移民们把带白色长方鉴定卡像护生符一样紧贴在胸前,上面的数字与航班号码和记有各人姓名的舱内铺号相吻合。

面对着移民局的官员,每个人必须在2分钟内回答30来个问题,例如:“你要去什么地方?”身上带了多少钱?“是否只有一名配偶?”
另外,每人手上还必须要有18至25美元,万一不能通过检查可以购买船票遣送回国。而通过检查的幸运者则可用这笔钱对付最初几个月的生计。

随着入境人数的日益增多,从1917年开始埃利斯岛的移民官员开始对移民进行识字测验。凡年龄16岁以上者,必须认识30至40个本民族语言文字,达不到这一要求的人会被拒绝入境。
博物馆的墙上密密麻麻地挂着入境者的照片,他们个个显得疲惫不堪,神色惊慌,永远保持着漂泊流浪者的孤独神情。因为这是个冰火两重天世界,过与不过的结局有着天壤之别。

对获准进入的人来说,这个岛被称为 “希望之岛(Island of Hope)”;而对那些被拒绝入境的人来说,这是个“眼泪之岛(Island ofTears)”。有些家庭因此骨肉分离、从此天涯各一方。

很难想象,沙眼曾是当年导致移民被扣留或被遣返的主要原因。除了健康、贫穷可能成为拒绝入境的理由外,一些没有一技之长的非熟练工人被会被挡在门外。因为他们被认为“有可能成为公众负担”。通过检查的幸运儿接着就去“分离门”外接受洗礼,然后有资格坐上轮渡向美国本土驶去。

埃利斯岛移民入境的最高记录是在1907年,那年总共来了100万人!一战爆发后,欧洲来的移民人数大量减少,1915年由埃利斯岛入境的移民为17.8万人,不及1907年的18%;而到了1918年人数锐减至不到3万人。

据史料记载,埃利斯岛在一战期间被更多地用来拘留可疑的敌人,而不是用来处理移民。战争结束后,国会通过了配额法,1924年的《民族起源法》极大地限制了从某些国家获准进入美国的移民人数。

从此,那些想移民美国的人必须先向美国驻他们国家的大使馆提出申请。这实际上就把埃利斯岛的移民审查功能分散到各地。因为受到不同的限制,使得来自不同国家的移民人数大减,持续30多年的欧洲移民潮也就此结束。

1943年纽约的移民检查站迁往市区,埃利斯岛便成为非法移民的拘留和驱逐中心,这与它最初的目的背道而驰。战后成了国家敌对人员的拘留中心,关押的人士包括一些疑似共产党人。

1954年11月12日,埃利斯岛永久关闭。直到1976年由国家公园管理处向游人重新开放。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岛上的主要大厦和其他建筑物修复一新,并于1990年以埃利斯岛移民博物馆的名称向外开放,展出美国移民的历史文物。

上世纪九十年代后,每天登岛参观人数之多并不亚于当时的移民高峰。埃利斯岛和它的博物馆记录了美国一段特殊的历史,尽管有些心酸、有些悲催,毕竟都已成为过去。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