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北美之旅·东岸篇(七十五): 世贸中心的前世今生

老记者王界明行踪系列链接请点击此处

如果说帝国大厦是美国人的勇气和冒险象征,那么世贸中心则可以是是美国的经济繁荣兴盛的象征。由于建筑技术的成熟和美国整体经济实力的强盛,上个世纪六、七十年代是美国高层建筑最辉煌的时期。

1966年开始动工建设,1972年和1973年相继落成的纽约世界贸易中心大厦双塔,打破了帝国大厦保持了42年之久的世界最高建筑纪录。与惟我独尊的独立塔楼相比,双塔意味着对话、交流、共存、平等。

“来吧,我们要建造一座城和一座塔。塔顶通天,为要传扬我们的名,免得我们分散在全地上。” 圣经中这样的表述似乎预言双子大厦的诞生是必然的。然而谁也没有料到这座塔顶通天的建筑,最终以这样一种惨不忍睹的方式消失。

2001年9月11日上午,美国航空公司11号航班于7点59分从波士顿洛根国际机场起飞飞往洛杉矶。8点46分40秒,这架波音767-223ER以大约每小时490英里的速度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亦称“北塔”)……18分钟后,另一架美联航的波音767-222客机撞向世界贸易中心二号楼(亦称“南塔”)……

几乎就在瞬间,世贸中心的双子大厦化为一片废墟。美国人心中的双子大厦有多重要呢?有人做过这样的比方:它对于美国人尤其是纽约人来说,就像故乡的大树,从远远的海上或空中看见它,就能找到回家的感觉。

我们来到双子塔的原址已是黄昏时分,曾经的废墟上拔地而起的是新的世贸中心1号楼。这座曾经名为“自由塔”的摩天大楼以541米高度成为目前曼哈顿之巅。

“9·11”发生不到1年,世界贸易中心原址重建方案于2002年4月对外公布,供市民参与投票选择。8月,世界贸易中心重建设计方案正式确认后公开招标。

2004年7月4日,“9·11”事件发生后的第三个美国国庆日,世界贸易中心原址重建计划中的核心建筑—自由塔(Freedom Tower)奠基仪式举行。历时10年,“自由塔”以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1 World Trade Center)新身份建成投用运营。

世界贸易中心一号楼位于原双子塔楼的北侧,塔楼净高417米,加上124米高的尖顶部分,总高541米(1776英尺),象征着美国1776年发表《独立宣言》、宣布脱离英国统治。

除了观光与办公两种商业用途,更深远的意义是为纪念“9·11”事件树立一座永恒的纪念碑。世贸中心大楼的迅速崛起,不仅彰显了人类在灾难面前不屈不挠的勇气,也宣示了纽约人卷土重来的精神。

最初的伤痛逐渐淡去,最终重建程序还是被更多的人接纳。纽约这座城市此刻更需要一个共同的愿景而团结起来,就像当年兴建洛克菲勒中心和中央公园一般众志成城,以彻底驱散笼罩在曼哈顿上空的愁云惨雾。

世贸中心一号楼在纽约的天际线中悄然现身,开始以钢筋和光灿灿的玻璃替代世贸中心遗址留下的空白。 虽然不是人们所预想的纪念碑,但如此迅速地从废墟中崛起本身就是一种坚定的宣言。

时任纽约州州长乔治·帕塔基(George Pataki)说:“在我的脑海里,我们曾有过一幢世贸中心一号楼,我的很多朋友和成千上万勇敢的纽约人牺牲在那里。”

前来观光的游客络绎不绝,而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是参观的动线设计创意新颖别致、很有仪式感。游客进入电梯,四周的LED墙会营造出一种透明电梯的感觉。从底下出发、探出地面,随着电梯高度上升人们仿佛进入了时光隧道:四周影像从16世纪的曼哈顿岛慢慢转变成至今的城市的样貌。

到了102楼,跟着路牌指引走进See Forever Theater,工作人员稍微解说后,便会播放一段由纽约街景剪接成的影片。当气势磅礴的音乐结束时,眼前的荧幕升起变成一个360度的观景平台。

新世贸观景台(One World Observatory)是一个悬索结构建立的观景平台。观景台高度为413米、观景台玻璃挡墙高2米,两者相加达到415米,这也是原世界贸易中心双子塔的高度。

站在“自由塔”观景台环视纽约,是一种梦幻般的视觉盛宴。东河、南街、曼哈顿大桥、丹波、布鲁克斯大桥……,落日余晖将哈德逊河染一片金色,远处入海口的自由女神像依然清晰可见,我们目送着晚霞渐渐消失在远处的地平线。

纽约的灯火在落日余晖中逐一打开,很快形成一片斑斓的星海。我不由想起当代欧洲著名的建筑师雷姆·库哈斯(Rem Koolhaas)在《癫狂的纽约》(Delirious New York)中曾说:都市是欲望的产物。而建筑的本质是造梦,曼哈顿建筑师同时也是造梦师。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