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行业上周五提出诉讼,要求阻止加利福尼亚州的新环保规定,称这些规定将迫使全国约25000辆柴油动力机车提前退役,早在零排放机车准备取而代之之前。
在过去几年里,加州通过停止使用化石燃料来应对气候变化的积极战略而制定了一些世界上最严厉的环境法规。自2020年以来,该州制定明确的规定,将在未来十年中期禁止销售新型燃气汽车、草坪设备和卡车。
这些规定旨在通过禁止销售大多数新型可燃发动机来慢慢淘汰天然气和柴油动力产品。但管理铁路的规定将从2030年起禁止使用年限超过23年的机车,并将迫使铁路从今年秋天开始每年留出超过10亿美元,仅用于购买零排放机车和相关设备。由于加州港口的关键作用以及铁路相互传递火车的方式,该州的授权将在全美范围产生巨大影响。
在向联邦法院提起的诉讼中,铁路行业表示,零排放机车的技术尚未经过充分测试,无法承担每年在全国范围内运送3000多万车货物的任务。
该诉讼要求法官宣布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无权发布这些规则。贸易组织表示,只有联邦政府才能监管铁路,因为铁路是一个跨越州界的相互关联的行业。他们指出,500多家公司在49个州、加拿大和墨西哥共享180000英里(289682公里)的赛道。
美国铁路协会主席兼首席执行官Ian Jefferies表示:“尽管采取行动的紧迫性是真实的,也是毋庸置疑的,但加州空气资源委员会(CARB)使用了不合理、有缺陷的假设来支持一项不会导致减排的规则。”,与美国短线和地区铁路协会一起提起诉讼的行业贸易协会。“铁路正在努力实现可靠、高效的零排放技术;然而,政策制定者不能简单地让它们立即存在。”
铁路集团在诉讼中表示,这些规定表明监管机构“缺乏对铁路行业的经验和了解。”
加州规则的反对者的另一个论点是,通过铁路运输货物比用卡车运输货物造成的全球变暖排放更少。根据美国环境保护局的数据,2021年,运输部门在温室气体排放中所占份额最大,但铁路仅占这些排放的2%。
CARB发言人Lys Mendez周五表示,董事会尚未看到这起诉讼,也不会对此发表评论。
监管机构表示,考虑到机车排放问题的范围,他们必须迅速采取行动。CARB表示,这些规定将大大减少氮氧化物的污染,氮氧化物会导致烟雾的形成,而氮氧化物是一种微小的污染物,可以深入人体肺部,并与癌症有关。该委员会估计,这将节省320亿美元的医疗保健费用,并防止3200人过早死亡。
环保非营利组织“地球正义”的律师Adrian Martinez 称加州规则的命运是“生死攸关的问题”。
Martinez在谈到这起诉讼时说:“铁路行业普遍无视从空气污染中拯救生命的做法,这只是他们追求继续燃烧非常脏的柴油的又一次失败。”
倡导组织“环境正义人民集体”的发言人Alicia Aguayo 也对这起诉讼表示不感到惊讶。20多年来,Aguayo 一直住在加利福尼亚州圣贝纳迪诺的BNSF铁路站附近。阿瓜约的哥哥患有哮喘,他担心机车造成的柴油污染给居民带来的健康风险。
她谈到这项规定时说:“对于我们这些住在铁路站旁边的人来说,这很重要,因为这是朝着减少对我们社区非常有害的东西迈出的一步。”
美国环保局去年秋天表示,将考虑加强其上一次更新于2008年的机车污染规定,但加州监管机构首先采取了行动。加利福尼亚州的规定需要得到环保局的批准才能推进。
加利福尼亚州的空气质量是全国最差的,主要是因为其繁忙的交通部门。该州拥有洛杉矶和长滩两个世界上最繁忙的港口。大部分货物在登上火车运往全国各地之前,被运往更远的内陆仓库。
根据美国肺脏协会的数据,美国臭氧和全年颗粒物污染最严重的四个城市都在加利福尼亚州。
加利福尼亚州的新规定将对联合太平洋公司和BNSF以及在该州运营的短线铁路产生最大影响。但这些变化将影响到每一条铁路,因为它们都定期往返于机车之间,以保持列车在美国的高效运行。每两个月,一辆机车可能会横穿整个国家。任何变化都必须在整个行业标准化。
主要货运铁路公司已经在与主要制造商合作测试电池动力机车,首批机车今年开始在内布拉斯加州和加利福尼亚州的联合太平洋铁路站推出。他们还在试验氢等替代燃料,作为柴油动力主力的可能替代品。
领先机车制造商之一 Wabtec 告诉加州监管机构,它距离电池驱动的机车原型准备好进行长途货运的广泛测试至少还有几年的时间,尽管它确实在2021年与BNSF进行了几个月的试验。Wabtec还表示,氢能等其他一些技术面临着与该燃料的可用性和对全新燃料网络的需求有关的挑战。电池制造商可能已经很难满足电动汽车的所有需求,即使没有升级数千辆机车。
铁路公司购买机车后,更愿意在几十年内继续使用机车。就在去年,联合太平洋公司和诺福克南方公司都宣布计划对其车队中的数百辆机车进行现代化改造,以延长其使用寿命并减少碳排放。这些升级对减少机车产生的颗粒物和一氧化二氮排放量没有多大作用,但该行业在这些方面也取得了进展。这些排放物与癌症风险增加和其他健康问题有关,尤其是在铁路站周围的社区。
来源:今日美国,KTVZ,美联社等。题图:Nati Harnik。
(美国华文网编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