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3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天津师范大学成立65周年纪念日。值此特别时刻,刊发我去年撰写的纪念文章《杏坛四十载 一颗年轻心》以示庆贺。此刻我远在加拿大多伦多,想念师友,想念同学,想念讲台,想念母校。个人经历折射时代印迹,感恩所有他乡再续情缘。本文较长,分四次刊发,敬请垂注。
杏坛四十载 一颗年轻心(四篇连载)
——第38个教师节感言(之三)
孙瑞祥 Jack Sun
六、学生是教师的最大财富
小标题上的这句话不是我的发明,而是我的同事许椿老师的名言。许老师2011年因突发脑干出血倒在了讲台上因公殉职,时年54岁。许老师是天津师大80新闻班的学生,毕业后留校任教,我们有深厚的师生之情、同事之谊。许老师不幸去世后我写过纪念他的文章,分别发表在《中国记者》(2012年第2期)、《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9》(武汉大学出版社2019年版)上,后一篇的标题用的就是这句话。
“学生是教师的最大财富”此话未必准确,但却充满了为师的情感。40年从教我深有体会,一个教师的职业生涯是短暂的,但学生的“回报”是长久的,他们的点滴进步和对社会做出的每一份贡献,都是对为师的最好回报。从这个意义上说,教师的所得远远大于付出,教师是精神层面的富有者。
我理解的大学教育是什么,首先是爱,是大爱,教育如果缺失大爱一切便无从谈起。在我担任天津师大新闻传播学院院长期间,我每年都会在新生入学时用心地给他们写一篇“迎新致辞”,这不是一篇好写的文章,年年迎新必须年年出新。其实重点不在于辞藻如何,关键在于能否让新生感受到老师们那颗大爱之心。一些同学可能四年间没有听过我的课,但他们刚入学时读到的院长致辞应该会在他们心里留下某些印迹。
半辈子与学生们在一起,美好的记忆实在是太多太多,不知从何说起。2022届新闻学、传播学硕士是我教授的最后一个研究生年级,摘录几句他们毕业时给我的微信留言:
之一:很荣幸成为您门下的学生,3年的谆谆教诲,能让学生铭记一生,受益终身。很遗憾不能以合影的方式圆满结束学生时代,但您的寄语我们都收到啦!天涯海角有尽处,只有师恩无穷期。真诚祝福您:年年如意,岁岁平安;幸福美满,美梦连连;永远开心,事事称心!
之二:谢谢老师,真的很荣幸能成为您门下的学生,老师严谨的治学态度和高度的责任心都将使学生受益终生!很遗憾不能在毕业时与您合照,但是您的寄语我们收到了,再次向导师表示衷心的感谢!桃李满天下恩情似深海,祝您身体健康,万事顺意。
之三:孙老师,我们应该就算是正式毕业了,值此毕业之际,疫情加之异国的遥远距离,只能短信向您表达我诚挚的感谢了。感谢您的传道授业解惑,感谢您给我们带来的生动又有深度的传播社会学。您是一位很和蔼可亲的好老师,对待生活的乐观态度也很有感染力,很开心硕士期间可以成为您的学生,希望您以后万事顺意,天天开心。
我指导的首届硕士研究生毕业多年后带着孩子前来为我庆生
再复制一段2017年9月10日教师节当天我发在微信朋友圈里的文字:
今天被无数条问候语和快递的鲜花感动着。做教师感觉真好。第33个教师节有感:
杏坛三十五载乐此不疲尽人事岂敢荒腔走板;
桃李几度春秋砥砺品学善作为终究西皮二黄。
在此记录一段难忘的生师对话。
乌丽瀚同学是两个月前毕业的本科生(2017届),她离校前夜的留言令我难忘,保存至今(我知道乌丽瀚同学如今也从事教师职业)。这位来自新疆库尔勒的美丽姑娘这样写到:
今夜在宿舍里度过最后一晚,收拾行李中翻看到大一勤工助学时,老师您赠予的书和曾鼓励的话语,也想起您在公共关系课上的授课场景。还有今天在拨穗发证时,您帮我戴上滑落的学士帽,点滴场景,心中有很多感慨。今天中午在兴文楼领最后一部分材料时,没能再跟老师见一面道声感谢,就在三层有老师姓名的档案柜里放了一个小祝福包(注:新疆葡萄干和大红枣)。谢谢老师,辛苦您了,感恩️!
我的另一位早年毕业的学生看到上述内容留言道:可能只是老师的一句鼓励的话语、一个温情的举动,对于一名学生会产先莫大的激励和感动;但是如果遭到一名无德老师的嘲讽和轻视,甚至不公,对于学生来说影响是很难忘怀的。虽然同孙老师接触不多,但能得到学生发自心底的感恩,我想您不只是传授了知识,更给予了更多的关怀和鼓励,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是学生的幸运,再次祝教师节快乐!
2022年元旦,十六年前毕业的硕士研究生陈同学(现在是大学教师)给我发来微信:“整理旧物,发现这个笔记,还可以看上好一会儿。课程应该是2006年的《传播学经典作品研读》。孙老师,节日快乐!”看着这熟悉的笔记内容,应该是我的开课第一讲,主要阐述我对“何谓经典”的看法以及如何读好经典的方法。不知有多少同学还保留着当年读大学时的课堂笔记,我自己就保留了一些,珍贵且不可复制的历史令人难忘。
那年,在美国大学任教的许志铭同学给我来信说:“刚刚拜读了您的大作,很有感触(注:1982年春,美国传播学大师施拉姆访问复旦大学新闻系,在我们班召开座谈会。我后来发表文章《我与传播学大师面对面》,记录了这段故事)。我第一次听‘施拉姆’这个名字也是在您的课上,当时您讲了‘宣伟伯’这个中文名字的来历。之后读了《传播学史》,了解了一些施拉姆等人的逸闻,再后来又买了一本英文版的施拉姆和波特合写的《传播学概论》(原名《理解人类传播:男人、女人、信息和媒介》)。2008年前后,我在师大劝学楼的教室里面,一手拿字典,一手拿施拉姆,看一句查几个词,看一句查几个词。大半天过去了,一共看了六页。”
酷爱传播学的许志铭同学本科毕业后报考了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选择我做导师继续他对传播学的研究。许同学2020年获得美国南加州大学传播学博士学位,现在是美国马凯特大学迪德瑞克传播学院的助理教授,Ai4Ai实验中心主任,西北互惠数据科学学院委任教授。我们一直保持着联系,2020年我约许同学写一篇文章,介绍他供职的马凯特大学传播学院,文章发表在武汉大学出版社出版的《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21)》上。
2014年5月,许志铭博士携夫人于凡(天津师大广播电视编导专业毕业)回母校作报告
2020年9月,38年前的进修生王健先生(宁夏日报报业集团报业发展研究部主任,高级记者。第十四届“长江韬奋奖”、首届中国报纸图片编辑金烛奖获得者)给我发来一篇情真意切的回忆文章,节录如下:
1984年9月,新学期开始了,我们一行4位同学(程旭兰、薛金强、王凤琴和我)走进了天津师大北院(六里台)的校门,随新闻专业1982级的同学一起上课……第三件事,在天津师大过生日。
我出生于1962年7月1日,和党的生日是同一天。那时候因家里的经济条件不好,在我的记忆中,去天津师大读书之前,没有人专门给我过过生日,顶多就是生日那天,享用姥姥做一碗长寿面,或是妈妈给煮个鸡蛋塞进书包而已。
1985年6月30日,星期天。我躺在宿舍的床上看书。刚从复旦大学新闻系毕业,分到天津师大中文系新闻专业任教不久的孙瑞祥老师,托董希武同学带话,让我中午去他宿舍一趟。当时,孙老师还没有给我们班代课,只是在校园偶遇过几次,印象中孙老师是一个帅气阳光的小伙儿,脸上总是挂着微笑,和蔼可亲。
中午时分,我和董希武、李锋等三四个同学一起来到了孙老师的单身宿舍。敲开房门,一个惊喜的画面出现在我的眼前——宿舍里用气球、盆栽花布置的清新可人。一块小黑板上粉笔写的美术字:“寿星王健生日快乐!”我被眼前的情景惊呆了!在孙老师的单身宿舍里,我第一次听到了现实版的《生日歌》、吹熄了现实版的生日蜡烛、吃到了现实版的生日蛋糕、喝到了现实版的生日香槟……
那是我一生中过得最温馨、最感动、最难忘、最有仪式感的生日,让我在天津师大找到了家的感觉。
孙老师是怎么知道我的生日的?他花费时间、精力为一个在异乡求学、素昧平生的学生,操办这样一场颇具“奢华”和仪式感的生日,是为什么?30多年了,这些问题一直在我心里萦绕,一直没有机会向孙老师求证。以后工作几次调动,慢慢地与孙老师失去了联系……直到2018年,孙老师到银川参加“互联网与西部社会发展论坛”,经宁夏大学新闻学院的李世举院长牵线,我和敬爱的孙老师又得以相见。寒暄过后,我急切地想解开埋藏在心里的谜底。孙老师脸上挂着他招牌式的微笑,淡淡地说:“不好意思,记不太清给您过生日的情形了,我给好多学生过过生日!”
有人说,生日是与生命同行的一枚印鉴。一份私藏的念想,一段人生中避不开的情缘。孙老师“记不太清给你过生日的情形了”,再现一个爱学生如己出的老师内心深处的人文光亮,这光亮再一次深深感动了一个年近花甲、两鬓斑白的学生。
孙瑞祥老师在天津师大为我过的生日永远印在我的心中,让我对天津、对天津师大、对天津师大的老师、对天津师大的同学有了更深层的、避不开的情缘。
祝福孙瑞祥老师吉祥、快乐。
我和王健先生(右)2018年幸会于银川
想想看,当老师的有何求,最想收获的是什么?每每展读同学们的真挚留言和生动回忆,我都激动不已,拥有如此精神财富我会幸福一辈子的。
【增补】就在2023年教师节发表这篇文章时,有两件今年发生的温馨故事值得记录。2023年暑假,定居多伦多30余年的天津师大新闻系84级高虹同学,携丈夫瑞尔森大学方教授来家中做客。三十九载师生情谊,加国相聚共忆往昔,我们共同回忆了 1985年我给高同学所在班级讲授“新闻采访学”课程的情景,往事历历在目,令人回味。
2023年5月底,国际传播学会(ICA)第73届年会在多伦多市中心的喜来登酒店举行。5月28日晚我去参加酒会,不曾想与两位当年的本科学生牛昭朦和黄钊不期而遇,这是我退休后第一次在异国他乡的国际性学术会议上与学生见面,他们分别从美国和法国来多伦多出席年会。黄钊是天津师大播音与主持艺术专业2006级本科,后到法国攻读硕博。现任法国巴黎第十大学(楠泰尔大学)传播学副教授,研究国际传播和数字化公共外交。牛昭朦是天津师大广播电视新闻学专业2011级本科、香港城市大学硕士(当年我为她写过推荐信),现任美国罗格斯大学助理教授,研究领域为数据分析和健康传播。两位同学当场向我报告了学业近况,他们事业有成令我欣欣然,当教师的自豪感再次爆棚。
(四篇连载·之三)
2022年10月 写于多伦多
【作者简介】
孙瑞祥(Jack Sun), 新闻学教授、文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天津师大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教学名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出版论著六部,发表各类新闻、文学作品二百余万字,获得省级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传奇文化传媒网总编辑,加拿大观察、北美瞭望、瑞祥视界、瑞祥文创工作室创办人,多伦多音乐学院影视传媒系特聘教授,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高级顾问,加拿大天津社团联合总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加拿大校友会执行会长, 英国女王勋章获得者。
来源:北美瞭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