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于黑龙江和乌苏里江的交汇处的黑瞎子岛也叫熊瞎子岛,由于岛上有黑熊,在东北方言里黑熊被称为“黑瞎子”,因此就有了这个名称。

在中国的版图上黑瞎子岛占据“鸡冠”部分,这里是“中国最早见到太阳的地方”。而在2004年前,这片“鸡冠”仍在“战斗民族”的控制范围。

1929年7月,少帅张学良以武力强行收回当时为苏联掌握的中东铁路部分管理权。不料引起了双方的军事冲突。这就历史上著名的“中东路事件”。

这场冲突持续近5个月,双方动用的一线兵力超过20万,使用了重炮、坦克、飞机和军舰等重型装备,成为中苏历史上规模最大的一次武装冲突。最终东北军溃败,黑瞎子岛被苏联军事控制。

地理概念中的黑瞎子岛由银龙岛、黑瞎子岛和明月岛三岛组成,面积约300多平方公里,足足是澳门的10倍还多。

根据2004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中俄国界东段的补充协定》,中国收回半个黑瞎子岛的主权,获地174平方公里。俄罗斯保留大乌苏里岛(黑瞎子岛)东半部份。

不仅是一个黑瞎子岛,从黑瞎子岛往北、向西、延东的100多万平方公里辽阔大地,曾经都纳⼊中华版图。那时的黑龙江、乌苏里江都是中国的内河,大中华的海岸线北抵鄂霍次克海。

从万米高空俯瞰俄罗斯远东地区,广袤无垠是最准确的概括。萨哈林湾一带依然如同白昼,鄂霍次克海面银光闪烁,北半球的极昼正在上演。

我们的航班在晚上八点多越过著名的鄂霍次克海面后进入马尔丹上空,沿舍列霍夫湾海岸线继续向东北北前⾏。

堪察加终于出现在我们的视野范围。距离首都莫斯科 9个时区,300多座火山,16500多头棕熊,这就是堪察加!比⻄伯利亚更遥远的地方,世界尽头的尽头。

这个世界总有一些偏远之地,让人激动不已。堪察加彼得罗巴甫洛夫斯克是世界第二大与外界没有公路连接的城市。城市建于山丘之上,四周被火山包围,所以在城市任何角落都不能清楚看到地平线。

正因此,堪察加才显得那么特别,插在鄂霍次克海和白令海之间的这块土地,荒凉、偏远,鲜有人知,却又生机勃勃。“现代文明”直到300多年前才进入这片神秘的土地。

因为特殊的自然环境和地理位置,人类对堪察加的征服行动屡屡受挫,所以今天的堪察加半岛和300年前,甚至3000年前并没有多大的区别。

海、海豹、鲸⻥、狐狸、狼、海雕才是这里真正的居⺠,而这里的主人,是16500头熊。尽管交通不便致使旅费高昂,但堪察加仍然吸引世界各地的旅客。

虽然已经过了农历的立夏节⽓,我们所⻅的俄罗斯远东地区大部分依然银装素裹,冰封大地。迭日涅夫⻆已经出现在机舱的电视屏幕上。这是亚洲大陆的东极,它与美洲大陆的最西端威尔士王子角相隔一个白令海峡。

白令海峡宽85公里、深度在30-50米之间。1725年,丹⻨探险家维他斯·白令奉彼得大帝的命令开始对⻄伯利亚的北岸进行考察。 1728年他到达亚洲的最东端,穿过白令海峡。

1741年他从这里向美洲进发,看到了阿拉斯加的南岸。为纪念这位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穿过北极圈和南极圈的探险家,白令海峡、白令海、白令岛和白令地峡都是以他的名字命名的。

位于亚洲东北端楚科奇半岛和北美洲⻄北端阿拉斯加之间的白令海峡有四个身份:一是沟通北冰洋和太平洋的唯一航道;二是北美洲和亚洲大陆间的最短海上通道及洲界线;三是俄美两国的分界线;四是国际日期变更线的通过处。

据考证,1万年前白令海峡曾是连接亚、美大陆的一座“陆桥”。人类和许多动植物,早先曾通过这里移居到美洲,而美洲的动物也从这里到亚洲“串⻔”。两地之间最小距离仅35公里,乘坐雪橇不到4小时就可以到达对岸。如今我们用不到十分钟便飞跃了白令海峡,从亚洲进入美洲。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