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在消失的不仅仅是莫高窟,还有与它隔着鸣沙山的月牙泉。这个60年前还有着20多亩的水池如今差不多已经缩小了一半。昔日碧波荡漾、鱼翔浅底、水草丰盛的景象早已一去不复返了。
月牙泉犹如初五的一弯新月,落在鸣沙山的怀抱中,一睡就是2000多年。沧桑变幻,黄沙掩埋了多少曾经的辉煌,却从未侵袭过这潭清泉。历史上的月牙泉不仅“千古不涸”,而且水面、水深皆极大。有文献记载,清朝时这里还能跑大船。直到20世纪初有人来此垂钓在游记中描述:“池水极深,其底为沙,深陷不可测。”
20世纪70年代中期,当地垦荒造田抽水灌溉及周边植被破坏、水土流失,导致敦煌地下水位急剧下降,从而月牙泉水位急剧下降。月牙泉存水最少的时间是在1985年,那时月牙泉平均水深不到1米。由于水少,当时泉中干涸见底竟可走人,而月牙泉也形成两个小泉不再成月牙形。
自然形成的地下水源源不断的补给,才保证了月牙泉几千年来不会干涸。而如今地下水源遭到人为的破坏,月牙泉只能依靠着人工输液般的方式引入水源来维持存在,依然没有解除渐渐干涸的危险。据说,为了维持月牙泉的现状,当地政府每年耗资超过5000万元。
莫高窟、月牙泉、鸣沙山,如今已成为敦煌旅游景点的三件宝。尤其是鸣沙山、月牙泉是大漠戈壁中一对孪生姐妹,“山以灵而故鸣,水以神而益秀”。游人至此,无论从山顶鸟瞰,还是来泉边漫步,都会驰怀神往,遐思万千,确有“鸣沙山怡性,月牙泉洗心”之感。
第一次与鸣沙的亲密接触还是10多年前在鄂尔多斯库布齐沙漠的响沙湾。这次来敦煌才知道,内蒙的响沙湾与敦煌鸣沙山、宁夏中卫县的沙坡头、新疆巴里坤鸣沙山号称中国的四大鸣沙。
鸣沙作为一种自然现象被史书记载已有几千年。沙漠或者沙丘中,由于各种气候和地理因素的影响,造成以石英为主的细沙粒,因风吹震动,沙滑落或相互运动,众多沙粒在气流中旋转,表面空洞造成“空竹”效应发生嗡嗡响声的地方称为鸣沙地。在中国西部地区鸣沙地主要是沙漠,这些沙丘堆成山状,因此又称为鸣沙山。
在中国四大鸣沙山中,位于库姆塔格沙漠东边的敦煌鸣沙山名声最为显赫。它东衔莫高窟崖顶,西接党河水库,整个山体由红、黄、绿、黑、白米粒状沙粒堆积而成,沙垄相衔,峰如刀刃。远看连绵起伏如虬龙蜿蜒,又似大海中的波涛涌来荡去,甚为壮观。而那一轮新月般的月牙泉恰到好处地被鸣沙山揽入怀中。
鸣沙山与月牙泉是天造地设、互相成就的一对。缺了月牙泉,鸣沙山只是一片空旷的荒漠;没有鸣沙山,月牙泉也就是一汪平淡的池水。漫漫风沙狂飚肆虐,然而黄色与绿色、干旱与湿润、死亡与生存、绝望与希望,就这么不可思议地并存于天地之间,对峙数千年。
“就在天的那边,很远很远,有美丽的月牙泉。它是天的镜子,沙漠的眼,星星沐浴的的乐园……”我们绕着鸣沙山与敦煌作别,汽车里传来了那首《月牙泉》。随着婉转悠扬的旋律舒展,一种莫名的忧伤袭上心头。“每当驼铃声声,掠过耳边,彷佛又回月牙泉。我的心里藏著忧郁无限,月牙泉是否依然。如今每个地方都在改变,她是否也换了容颜。”但愿多年之后再来敦煌,登上鸣沙山回顾四周,驼队依旧缓缓,黄沙依旧苍茫,泉水也依旧荡漾。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具有涵义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即日起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或旅途观感等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配图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