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 潇湘古道,尽显秦皇的雄韬伟略(第四季缤纷归途45)

离开道县时我们特地绕道去了西关桥,这里是潇贺古道起点。这也是我们第三次行走在位于湘桂之间潇贺古道。

潇贺古道又名秦建“新道”,至今已有2000多年。秦始皇为了便于对岭南三郡的辖制和管理,便在岭南古道的基地上,扩修了一条自秦国都咸阳到广州的水陆相连的秦代“新道”—潇贺古道。这使我们联想起在陕西境内见到的“秦直道”。两条大道均展示了秦皇的雄韬伟略。

秦始皇32年,秦帅蔚屠睢初征岭南,派军自沅江挥师南下,修了一条古便道自道州沿潇水、沱江,经都庞岭的山峡至富川古城,然后由水路直达贺州。潇贺古道陆程全长为170多公里,路宽1米至1.5米不等。

古道多为鹅卵石和碎角石铺成,也有用青石块铺垫而成的。逢山开路、遇水搭桥,古道蜿蜒曲回于巍峨的西岭山脉丘陵之间,北连潇水、湘水和长江,南结富江,贺江和西江,连通长江水系和珠江水系。

南关尽处,更有重峦叠嶂。山,没有尽头。路,没有尽头。潇贺古道是一道历史文化风景。而古道上的一座座石砌凉亭,像文章的逗号点缀其间,使之疏密有致,成为另一道人文风景。

我们第一次行走潇贺古道就是为了一睹“长亭外、古道边,芳草碧连天”的景观。但是我们到达这条古道时,十里一设的长亭大部分已毁。而这次重游,原本幸存的那些长亭大多已无处寻觅。

古道边最出名的长亭当属道县的双屋凉亭,如今成了单屋凉亭。

秦汉以来,官修驿道,大道均设路亭,每十里设一长亭,其后五里置一短亭。这些路亭之于古道犹如现在的高速公路的服务区,最初是负责给驿传信使提供馆舍、给养等服务。后来逐渐就成了人们长途跋涉的休憩歇脚之地,和离乡远行的迎来送往之地。过了长亭外,就是异乡人。

古道每一处节点几乎都是以一座长亭为核心起建的,随着时间的推移,又衍生出各种新的建筑群,便成了古道边的各种村落。如今有些村落因旅游开发得以重生,更多的古村落已被城镇化进程碾碎而荡然无存。

我们已经第三次来到上甘棠村,潇贺古道在这里穿村而过。从公元前111年起至隋开皇九年止,官府在此建谢沐县治,长达700年。谢沐县以谢沐二水汇合为谢沐河而得名。

去年秋天来上甘棠村巧遇微马拉松比赛。

谢沐两水实则为雌雄二水。雄水发源于都宠岭雄川源,源于高山雨水;沐水为雌水,源于石灰岩地下水。雄雌二水汇合处,山环水抱,气场信息得天独厚,确是一方风水宝地。据说这儿的双胞胎出生率高达1.05%,而世界平均双胞胎出生率正常是0.001-0.002%。

周氏先祖唐朝天宝年间在此定居立宅,取名甘棠,至今已达1240年。甘棠,原意为高大的乔木,以后用作官吏政绩的称颂之词。即是说周氏先祖是朝廷有功之臣。除了解放后迁入7户异姓,其余都姓周。导游告诉我们,周敦颐家族也是源于上甘棠村。

创建于一千多年前的村庄,在历经千年风雨后,村庄的村名、位置、居住家族始终不变。考古专家称,像上甘棠村这种同时具有建筑、商业、书院、宗教等文化特色并保存完好的古村落,实属奇迹。

村内至今仍保存着200多幢明清时代的古民居。此外,村庄里留下了大量的明清建筑,如明万历四十八年的文昌阁、明弘治六年的门楼、明嘉靖十年、清乾隆年的步瀛桥、民国二年的石围墙等,还有一批明显带有宋代特征的古建筑。

在农耕社会里,血缘村落是一个独立完整的生活圈或文化圈,是保持着社会各项特征的最小的单元。上甘棠村的发现为文物专家们研究封建社会提供了一个完整的组织细胞。

从上甘棠村沿省道南下10多公里便是大地坪岩寺营村,这也是潇贺古道上湖南境内的最后一个村落。再往前不到两公里便是广西的岔山村,在村里还能看到古道卵石路基。

在潇贺古道上,不少地名和村民名字带有“营”字,按照潇贺古道在古代军事上的重要地位,不难推测出这些村子是当时戍边将士的落籍生息繁衍之地。和当地老人聊天,也得到了肯定的答案。

岩寺营是明洪武年间设立的一个兵营,当地流传江永在明代设立了六营两所,岩寺营为六营之一,当年的驻兵为广东阳山县迁来。

千百年来朝代更替,仍未忘在岩寺营驻营扎兵,护一方百姓平安。时过境迁,历代的古兵营如今已解甲归田搞撤营建村,现村民大多为当年戍兵的后代。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迄今。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将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