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简介:方立,复旦大学中文系博士,新闻传播学博士后,先后执教中、美多家大学。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美国华人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即日起将陆续刊登海外游子思乡爱乡或沥血奋斗的故事。欢迎大家踊跃投稿配图片。
我所遭遇过的文化冲击
作者:方立
说明:在今日头条上,应邀回答相关问题,结果迄今有18万的阅读量,160条评论,看来这个话题大家比较感兴趣,整理成文,以飨读者。
文化冲击是一个跨文化的现象,指一个人从其原属的文化环境中移居到一个新的文化环境中所产生的文化上的不适应。文化冲击可以有不同的层级,有地域文化,如南北方的文化差异,西安和上海的文化差异,也可以是跨国的,如中美、中日之间的文化差异。
文化是什么,通俗地讲,文化就是衣食住行,通过吃喝打扮表明我们的文化领地和文化遗产。中美的人们在衣食住行方面的差异,就是文化差异。然而,随着全球化时代的到来,不同文化人们互相了解的机会增多,文化冲击比以前小了不少。尽管如此,文化是根深蒂固的东西,文化冲击依然存在,或者以更隐秘的方式存在。
文化涉及的方方面面,文化冲击都存在,如气候、饮食、语言、服饰,行为举止,政治经济环境等等,既有生理的因素,也有自然,更有精神和社会因素。在一个崭新的客居文化环境中,文化冲击使得新移民无所适从,小到日常生活,大到与人沟通的能力,甚至失去心理平衡,失去价值标准。
随着异地求学,访学英伦,中美两国奔波,我一直在经历着文化冲击。
二十多年前,我从西安到上海求学,就遭遇了南北文化冲突。
民以食为天,我最先不适应的是上海菜里爱放糖,菜甜腻腻的,而陕西家常饭以酸辣为主。当然,也有面食和米饭主食的差异。
我的肠胃,还算温和,米饭能接受,但若顿顿食之,则有点受不了。
不能接受顿顿米饭,就吃面食吧。上海的面条,都是机器压的,全无手工面的筋道和弹性,尽管有不同的哨子,于我就像花花绿绿的劣质化纤衣,口感如同嚼蜡,而且总觉得没煮透。
上海同学反驳道,我吃不出这么大的区别,北方的面食,吃来吃去都是面啊,哪里有哨子的区别大?哈哈,咱们都是对牛弹琴啊。
对于米面之争,我的几个同学的胃,与我则大同,它们是爱憎分明的。
好友坤的男友(后来的先生)是杭州人,他在西安上学时,总感觉饺子、凉皮是零食,怎么都吃不饱,可是对于我这个陕西人,这些怎么可能吃不饱?
硕、博士师兄清是山西人,一次晚饭没多久去找他,发现他正在宿舍里用小电炉子煎鸡蛋吃,一煎就四五个蛋,感到惊讶。他说,我吃米饭,无论吃多少,总是缺少饱腹感,鸡蛋顶饱啊。
陈师应邀去上师大做报告,我们几个学生同行。结束后,老师用车马费在上师大旁边的蛋糕店,给我们买了精美的蛋糕,我们女生吃得津津有味,只有来自湖南的师兄万里,直言可以转让他的,因为他极少吃面粉做的食品。
今年暑假,万里兄从伯克利来访,我们还谈及这个笑话,“你的胃现在还这么固执吗?”
博士舍友芙,来自山东,入学不久她写了一篇文章,发表在家乡的晚报上,写到了上海的小葱细细的,是葱苗,像山东大葱的孙儿;上海人买葱就几根,北方一捆的捆地屯;上海的茄子是细细长长的,不是北方胖圆圆的。
这些是地方文化、亚文化的冲击,更大的还在跨国的、跨文化差异。这些是表层的,文化冲击比较大大的,还是深层的、行为方式背后的价值观。
十几年前,第一次去英国。在希斯罗机场,听着机场广播里的伦敦腔,我简单要失聪了。要知道,这对我是多大的打击,多少年的应试中,我的英语成绩算不错的,还当过多多英语课代表。更让人绝望的是,与我同行的另一位同事,是大学英语老师,以前还去过其它英语国家,竟然和我一样蒙了。
请帮助过我的房东和英语系的教授吃中餐,七十岁的房东老太太一本正经地开玩笑:莫不是老教授看上我了?呵呵,在我们的文化里,这个老太太是不是有点“老不正经”?
圣诞party上,房东的小孙女时不时喊离异了的爸爸的女友“stepmom”,叫得可真亲热。她的爸爸和女友在祖孙还有我们几个外人面前,毫不掩饰他们的亲昵,祖孙俩甚至还在鼓励他们更亲昵呢。目睹过不少婆媳大战、离婚大战的我,恶作剧般地想,换一个中国娃娃呢?换了一个中国婆婆呢?
朋友讲过他的经历。多少年前他来美国的政府研究所做博士后,来时刚赶上春节,就给老板(华人)带了两瓶白酒,没想到老板断然拒绝,还教训了一通:你的心意我领了,可这在美国是违法的,在工作场合接受超过25元的礼物就是行贿。后来,在实验室春节聚会时,大家一起把这两瓶酒喝掉了。消灭了“行贿”的证据,朋友的老板终于将提着的心放下了。
每年美国的教师节,我们和其他家长们会给老师送礼品卡,也最多是25元。几周前女儿的教练家快生小宝宝了,开了个Baby Shower,我们也是买了个小礼物,加上25元的礼品卡。
对我印象深刻的,还有小费。第一次给小费,是15年前在伦敦时,跟着旅行团去欧洲八国玩。每天下来,都要给司机和导游一定数目(似乎是5到10英镑)的小费。团里一位老夫妇则大呼不公,凭什么需要支付额外的费用?我已经付过团费了。
后来到了美国,发现给小费更是普及,虽然不是强制的,但是是约定俗成的。美国所有的消费都要加税,餐饮等消费加了税不说,还要再加小费,这样一来,实际消费往往比菜单上的价钱贵出很多。最早真有点被“宰”的感觉,后来也慢慢地习惯了。
现代社会,人们的生活半径越来越大,因为求学、工作、旅游、移民,这样文化冲击就一直伴随左右。
文化冲击是有规律的。开始如同蜜月,初来乍到一个新环境,一切都是新鲜的,充满新奇的感觉。可是好景不长,在你还没有充分享受到新婚的幸福时,蜜月就被生活上的一地鸡毛打破了。
这些鸡毛可能是语言障碍,也可能是上餐馆时你不知道怎样点菜,也可能是听不出话外之音等,诸如此类的问题,于是你开始疯狂地思念家乡,直把故乡当成桃花源,甚至开始怀疑当初“有诗有远方”的理想。再后来,经过相当长时期浪淘沙般的冲击后,你开始慢慢地适应了新环境,曾经的冲击和最初的新鲜感一同成为“熟视无睹”,甚至错把他乡当故乡。
处理不好,文化冲击可能会带来心理、生理的反应,人们会感到沮丧,抑郁,困惑,焦虑,孤独。
然而,文化冲击不全是负面的。文化差异、文化冲击的存在,让我们看到,人们以各自的方式生活着,世界也因此变得丰富多彩。经过文化冲击的人们,更容易有包容、开放的心态,海纳百川,求同存异,学会尊重别人。
感谢赞赏,鼓励原创
方立微信公号: fangl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