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六十九): 珍珠街,新阿姆斯特丹的CBD

老记者王界明行踪系列链接请点击此处

泰坦尼克纪念公园西侧就是珍珠街,是纽约港的发源地。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登陆曼哈顿岛后首先就是在珍珠街建立居住点。可能那时东河的岸线就在珍珠街一带,后来随着泥沙沉积渐渐扩张到水街,最终形成现在的南街岸线。

第一次知道纽约的珍珠街还是在爱迪生的故事里。这位伟大的发明家在1879年发明灯泡后便琢磨着筹建中央发电厂。1882年1月,伦敦荷陆恩桥的爱迪生公司开始发电,利用蒸汽机驱动直流发电机,电压为110伏,电力可供1000个灯泡用。

同年9月,爱迪生在珍珠街创建的发电厂也装上了同型机组,这是美国的第一座发电厂,内装6台发动机,可供6000个爱迪生灯泡用电。这一消息轰动了整个纽约城。

那时候虽然电已发明了几十年,可每家每户都要一个发电机才能用上电,真不如用煤油灯、煤气灯来得方便。而爱迪生的发电厂运营后,每户人家只要一根电线接入就可以了。

差不多10分钟的时间,我们就来到了华尔街街口。向左过两个街区就是东河岸边的南街,十八世纪,珍珠街与左边平行的水街之间的这一段华尔街曾经有一个黑奴市场。

那些源于非洲大陆的黑奴,在大西洋上风雨漂泊几个月后得以幸存者,就是在如今的南街海港的码头登陆纽约。他们在这里站在木箱上任由奴隶主挑选议价。当时北美大陆大量需要劳动力,因而奴隶买卖在纽约非常兴盛。

珍珠街在华尔街口像是一条分界线,南边就是南街海港历史街区,而北边则是从港区分离出来的华尔街金融区。我们没有右拐进入华尔街,尽管纽交所离此仅几分钟的路程。

我们继续沿着珍珠街向西而去,前面就是汉诺威广场公园。汉诺威广场,是我学英语时唯一留下的深刻记忆。虽然我的英语至今几乎仍是白纸一张,但岁月流逝抹不掉那篇情真意切的散文在这张白纸上曾经留下的印迹。

Can it really be sixty-two years ago that I first saw you?

It is truly a lifetime, I know. But as I gaze into your eyes now, it seems like only yesterday that I first saw you, in that small café in Hanover Square. ……

我不知道作者描述的汉诺威广场是在德国、还是英国,但我更愿意相信眼前的这个汉诺威广场就是他生命中最重要的记忆。所以在华尔街口,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继续前行、走进汉诺威广场的怀里。

珍珠街的汉诺威广场远看是一个街心公园,走进才发现原来是一片公共墓地。珍珠街从广场绿地穿行而过,这使我想起不久前纽黑文市中心的那片绿地。每一块墓碑都是一段与众不同的人生,但是我们这些已经无法知道他们的故事。

广场上有一栋三层高的褐石外观大楼,是那种经典的纽约排屋风格。1853年,这栋建筑的业主是汉诺威银行(Hanover Bank),汉诺威广场可能与此有密不可分的关系。

汉诺威广场没多大,绕行一圈也就几分钟的功夫。周边有各种餐馆、酒吧、甜品屋、咖啡馆,我们很想知道作者是在哪家咖啡馆开始那段刻骨铭心的爱情。

I must go now, my darling. Our children are waiting outside. They want to say goodbye to you.

I wipe the tears away from my eyes and bend my frail old legs down to the floor, so that I can kneel beside you. I lean close to you and take hold of your hand and kiss your tender lips for the very last time.

Sleep peacefully my dear.

I am sad that you had to leave me, but please don`t worry. I am content, knowing I will be with you soon. I am too old and too empty now to live much longer without you.

I know it won`t be long before we meet again in that small café in Hanover Square.

Goodbye, my darling wife.

汉诺威广场西侧就是纽约著名的斯通街(Stone St),以前叫“酿酒街”(Brewers Street)。作为曼哈顿最古老的区域,斯通街隐藏在金融区深处,从不轻易露面,只有当地人知道这里。

斯通街是曼哈顿这片老城区里面著名的步行街,这个街区有很多餐厅和迷你酒吧。我们随意走进了一家酒馆,一人要了杯啤酒坐在户外的座椅,观察着这条古老而又充满贵族气息的石头街。

缘分这个事儿看来真的是非常神奇而我们这些来自大洋彼岸的游客居然误打误撞来到这犄角旮旯。邻座都是充满友好的当地人,他们举着酒杯、面露微笑向我们致意,让我们这些身处异乡的游子感受到一份特殊的温暖。

建于1719年的弗朗西斯酒馆(Fraunces Tavern)是曼哈顿最古老的建筑,因华盛顿总统的管家塞缪尔·弗朗西斯(Samuel Fraunces)曾经在楼内经营酒馆而得名。据说1783年乔治·华盛顿就是在这里告别了他的戎马生涯。

在十九世纪的大部分时间里,弗朗西斯主楼被用作寄宿处。1907年珍珠街一带进行了大规模重建,唯有这栋大楼幸免拆迁的灭顶之灾。如今既是博物馆又是酒馆,成了人们怀旧之处。

再往前走就是宽街(Broad st)。十七世纪初,荷兰人登陆曼哈顿建造的第一个码头就珍珠街与宽街街口。如今的河岸已经向南推进了好几个街外的南街,这里已成为曼哈顿最古老的街区。

有了码头便就渐渐形成了江湖、各路好汉踏水而来,汇集在此争夺地盘。你唱完了我登场、胜者为王败则寇,纽约就这样在血雨腥风中更新换代,登上世界经济中心的巅峰。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