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题记】2023年9月10日是中国第39个教师节,也是天津师范大学成立65周年纪念日。值此特别时刻,刊发我去年撰写的纪念文章《杏坛四十载 一颗年轻心》以示庆贺。此刻我远在加拿大多伦多,想念师友,想念同学,想念讲台,想念母校。个人经历折射时代印迹,感恩所有他乡再续情缘。本文较长,分四次刊发,敬请垂注。
孙瑞祥Jack Sun
2022年9月10日,第38个教师节到来。今年的教师节不同以往,身在加拿大多伦多的我,别有一番滋味在心头。
2022年的教师节对我而言具有特别意义。5月15日,我指导的最后两名传播学硕士研究生顺利通过毕业论文答辩(云端),为我的四十年教龄画上了句号。整整四十年的教学生涯是否圆满,只能由学生评说。
从教四十载,学生万万千,其中包括我亲自指导的56名硕士研究生、六个专业(新闻学、广告学、广播电视学、播音与主持艺术、广播电视编导、摄影)的部分本科生以及难以计数的夜大学、自学考试生。每到毕业季、教师节,我都会收到来自国内外弟子们的感谢、问候和祝福。作为一名教书匠,看着学生们真诚的来信或留言着实感动不已,此生夫复何求,心满意足矣!
右:时任天津师范大学校长高玉葆先生
一、教书是从不情愿开始的
我的教师生涯始于不情愿,这要从一段往事说起。我对记者职业的向往由来已久,在我小学时父亲告诉我一个名词,记者是”无冕之王”。就是这句话,成为我1978年高中毕业报考复旦大学新闻系的最原始动力。1982年毕业分配前我便”自找婆家”,与家乡的天津日报社联系妥当,还在”天津日报通讯”上发表了论文习作(1982年9月第五期)算是“投名状”吧,原以为这一辈子学新闻、当记者,走南闯北逍遥自在顺理成章了。岂料节外生枝,在我毕业被”二次分配”(按照当时的分配政策,先到天津市人事局干部调配处报到,然后再听从调遣)时,天津师范大学出面”截和”了,一下子击碎了我的记者梦。
复旦大学新闻系1982届毕业合影(孙瑞祥第二排右起六)
2018年入学四十周年再回母校
交待一个背景。早在1959年,天津师范学院(今天津师范大学前身)就创办了新中国第一个由师范院校设立的新闻学专业(专科),1980年恢复招生时(本科)师资非常短缺。当时,全国正在大学新闻系读书的1982届天津籍毕业生共有三个人,两个在中国人民大学,一个是我在复旦大学,三个人中只有我入学前是应届高中生,没有工作经历,按照当时的政策,我属于毕业分配的”自由人”,可以随便调遣。
有一个细节是很久以后才听当事人亲口谈起。1982年春,时任天津师大新闻学专业主任的赵传蕙老师得知复旦的一个”新闻科班”要分配到天津日报,当晚就来到时任天津日报社社长兼总编辑石坚先生家里”要人”。赵主任恳切地说,这个毕业生我并不认识,他分配到天津日报社充其量是个好记者,但如果他当了教师,就可以培养众多好记者。石坚当时兼任天津师大新闻班名誉班主任,支援教育也是他的分内之责,于是勉强点头同意,并说这个年轻人若干年后如果还想来报社我们仍然欢迎。
赵传蕙先生(左)、石坚先生(右)
就这样,天津市人事局一纸调令我就来到了天津师范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教书(地址在卫津路六里台)。起初我是心不甘,情不愿的,四年的新闻本科学习培育了我的”记者情结”,如今刚出校门就成了教书匠,情绪落差非常大。
二、“小老师”当上了班主任
中国恢复高考之初的大学校园里有一道特殊景观,同一班级同学岁数相差很大。以我所在复旦大学新闻系1978级为例,我们是”文革”后通过第一次全国统考进入大学的,从生源和年龄结构就可以看出那个时代的印记。全班61名同学中有农民兄弟、工矿职工、下乡知青、军人、教师、应届高中毕业生。入学时最大者32岁,已经是四个孩子的父亲,最小者只有16岁,还有的是中学同校师生转而成为大学同窗,我们班主任的年龄比很多同学都小。
我入职天津师大时也看到了相似的情形。那年我23周岁,到岗第一天就让我接手80级新闻班担任班主任,当时他们已经是大三学生了。这个班集体非同一般,他们的高考分数要比同校同届的其他专业至少高出100 分,一些同学高考成绩甚至超过了北大、清华录取线,是天津师大新闻专业这块诱人招牌吸引了他们。全班共41名同学,22名男生,19名女生,最大者1954年出生,最小者1963年出生,其中有7名同学岁数比我大。他们当中有中学教师,有建筑、纺织工人,我是应届生考入大学没有任何工作经历,他们的阅历比我丰富得多。刚刚工作就要带这样一个优质班级对我来说确实是一种考验,只有硬着头皮上。既要和同学们嘻嘻哈哈“打成一片”,还要时不时拿出一点儿”师道尊严”虚张声势,够难拿捏的。
与80新闻班同学再相聚
80新闻班毕业30周年时制作了一本纪念文集,里面有一句同学们给我的点评,准确描述了我当年的“窘态”:“亦师亦友不很难,若因年龄相仿‘被亦师亦友’有多难只有自己知道,都怪自己年轻还早上大学早做教师啊!啥也不说了,多喝两杯吧孙老师!”调侃中带着友情与温馨。
我从教40年,只担任过这一次短短两年的班主任,这是我一生中抹不掉的美好记忆。我和41名同学感情深厚,他们当年在学时的生动场景至今历历在目。2020年,我发表过一篇长文“全国首个师范院校新闻学专业本科班追忆——写在天津师大80新闻班入学40 周年”(上下篇),详细记录了我们的交往历史,文章首发于今日头条“多伦多瑞祥”,被多家媒体转发。
80新闻班毕业照(本人前排左一)
2020年底,在纪念入学40周年之际,一本记录80新闻班往昔今朝的《相逢四十载》纪念文集问世。此时我正在加拿大多伦多,为了让我先睹为快,旅居日本的魏耀时同学第一时间发来了文集电子版。打开鲜红喜庆的纪念文集卷首,那一张张亲切的面孔,一行行滚烫的文字,一个个知道或不知道的鲜活故事,令我激动不已。
正在我翻阅文集之际,远在美国的80新闻班章青同学发来微信,内容真切感人,兹录如下:
拜读了你为《相逢四十载》撰写的回忆录,太有价值了!那时候经常故意逗你,你越要当师长,我就越偏偏要喊你“小孙老师”,而且重音在“小”字上。至今在记忆中是你“大男孩”的笑容,真诚,明朗。学生在波士顿向在多伦多的当年的班主任问候,郑重道一句:孙老师,您好!
看到这一段文字,您说,当教师值不值得。工作没多久我就逐渐爱上了教师职业,每每站立讲台我都会产生一种神圣感、荣耀感。
四十年前收到的礼物:相册
“新闻园”为新闻学专业1980级校友集体捐建。园内矗立着两座雕像,一位是中国近代思想家、杰出报人梁启超,另一位是现代杰出新闻工作者范长江。园内纪念碑上镌刻着“全优答卷”四个大字,是新闻界前辈石坚先生书写。园中栽种的两棵“公孙树”,是校友们对新一代传媒学子的殷殷期盼。
三、第一次登上讲坛就念错了字
那时我刚刚入职,还没有资格给80新闻班讲授完整的专业课程,只是做助教和毕业论文导师。当时缺乏专业教材,有同学通过各种途径借阅中国人民大学新闻系学生的课堂笔记,然后一字一句抄下来。有同学趁着人大新闻系学生来天津日报实习的机会,跑到人家宿舍里说好话抄笔记,精神可嘉。看到这种情形,我把自己上学时收集的资料整理出来放在专业资料室与同学们分享,把报纸出版流程画成示意图给同学们讲解。我还利用人脉关系,四处找寻新闻业务资料,多次从北京的同学老师那里带回《中国财贸报通讯》《国际新闻界》等刊物供同学们传阅。
当时国际上有几件大事发生,包括苏共领导人勃列日涅夫去世、美国哥伦比亚号航天飞机发射等,美国之音都进行了直播报道。为了让同学们感受新闻的魅力,扩展国际视野,我请师大外语系苏立昌老师把美国之音直播报道录制下来,当天带到班上让同学们收听。一些同学不知何处得来,感觉非常新鲜,既了解了国际热点,也训练了英语听力,外专业同学也纷纷跑来收听。
我在大学讲授的第一门课程是新闻采访学,这是一门新闻专业必修课,是我主动要求承担的。这与我挥之不去的”记者情结”密切相关,虽然做不成专职记者,但采访的基本功不能废掉。我第一次登上讲台独立讲授新闻采访学是在1982级新闻班上。记得当时我特别设计了一次课堂模拟新闻发布会,我运用传播学和拉斯韦尔“五W模式”分析发布会质量,同学们感到耳目一新。
那时对很多同学而言传播学还是比较陌生的概念,而我是学过传播学课程并见到过传播学“鼻祖”威尔伯·施拉姆的。1982年4月至5月间,施拉姆由他的学生香港中文大学余也鲁教授陪同访问中国并来到复旦大学,我有幸两次聆听了他的学术讲座并且给他拍了照片。(详见孙瑞祥《我与传播学大师面对面——纪念威尔伯·施拉姆访华35周年》,载《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2017》,武汉大学出版社。另见《复旦人》2022年6月)
第一次上讲台总体感觉还是不错的,但有一件令我汗颜之事终生难忘。有一次我板书“殆尽”二字,却将“殆”读成了“怡”的发音,同学们给我留了面子没好意思当场指正我。回到宿舍“复盘”讲课内容时我忽然意识到念错了,转天就在全班同学面前郑重道歉。几年前在和同学们的一次聚会时我旧话重提,同学们说不记得有此事,哈哈一笑而过。而我却一直耿耿于怀,从那次事故以后我读字都非常小心翼翼,这类囧事很少发生了。
(四篇连载·之一)
2022年10月 写于多伦多
【作者简介】
孙瑞祥(Jack Sun), 新闻学教授、文学博士,1982年毕业于复旦大学新闻系。原任天津师范大学新闻传播学院院长、天津师大舆情与社会治理研究中心主任、经济消息报天津记者站站长、天津日报特约记者。硕士研究生导师,天津市教学名师。中国新闻史学会新闻传播教育史研究委员会副会长、《中国新闻传播教育年鉴》编委会副主任委员。出版论著六部,发表各类新闻、文学作品二百余万字,获得省级优秀新闻作品一等奖。
定居加拿大多伦多,加拿大传奇文化传媒网总编辑,加拿大观察、北美瞭望、瑞祥视界、瑞祥文创工作室创办人,多伦多音乐学院影视传媒系特聘教授,多伦多华裔媒体工作者协会高级顾问,加拿大天津社团联合总会顾问,天津师范大学加拿大校友会执行会长, 英国女王勋章获得者。
来源:北美瞭望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