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日报记者李大明报道:年屆髦耋的老美弗蘭克‧梅森(Frank Mason)是聖地牙哥「列強侵華史實維護會」(APHAFIC)最積極的會員之一。無論是聲討日本侵略罪行的集會,還是緬懷美國援華「飛虎隊」(Flying Tigers)的講座,他都從不缺席。
聖地牙哥「史維會」有一位忠實會員、美國海軍陸戰隊退役上校、曾被日軍俘虜的弗蘭克‧梅森(左)。右為其女友卡蘿爾(Carol)。(图:李大明)
弗 蘭克‧梅森的人生充滿傳奇,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前,他以美國海軍陸戰隊士兵的身分駐紮在中國上海。1937年八一三事變,中日雙方激戰上海,當時尚未對日 宣戰的美國為避免捲入衝突,將人數不多的上海駐軍撤往菲律賓。沒想到日本得寸進尺,又在1941年偷襲珍珠港,與美國兵戎相見。
梅森在菲律賓被日軍俘虜後,被押到日本本土的神岡町鉛礦做苦工。這是該礦山的原貌。(图:史维会)
弗蘭克‧梅森所在的部隊這時駐守馬尼拉附近的科雷吉多爾(Corregidor)要塞,1942年初,日軍以優勢兵力猛攻此地,美菲聯軍堅守到同年5月,終於被迫投降。梅森與數萬名袍澤就在這裡當了日軍的俘虜。
戰時的日本勞動力異常匱缺,日軍將一批盟軍戰俘押回本國充當奴工。梅森也被塞進貨輪的大統艙,從菲律賓運到日本岐阜縣飛驒山下的神岡町開採鉛礦。高強度的勞動、食不果腹的生活摧殘著戰俘們的健康,很多人永遠倒在了礦井,但梅森頑強地活到了日本戰敗,才被美軍救出。
未幾韓戰烽火又起,已經回到海軍陸戰隊繼續服役的梅森再次踏上戰場。在朝鮮半島服役三年,直至戰爭結束,才以陸戰隊上校軍階退役。
1942年,菲律賓科雷吉多爾要塞失守,美菲聯軍數萬人向日軍投降,梅森也在其中。從此開始了苦難的三年戰俘生涯。(图:史维会)
作為日本軍隊戰時殘暴行徑的見證者,梅森對日本政客拒不向亞洲受害國道歉深感氣憤,對日本教科書竄改歷史,否認「皇軍」大量殺戮平民、強徵「慰安婦」更加不能容忍。正是為了討還公道,發出正義的呼聲,他參加了「史維會」,與華人朋友站在同一戰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