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产剧”注水”趋势或改观 制作方削减时长追求质量

  《独孤皇后》一改之前古装剧动辄七八十集的“体量”,只有50集。

  记者近期通过查阅国家广播电视总局发布的2019年1月全国电视剧月报备案通报发现,有23部电视剧进行了变更集数的调整,其中7部剧剧集数量增加,15部申报集数缩减。这15部中,由赵宝刚导演的《青春斗》原定40集,已改为38集。

  除此以外,转网播出的《皓镧传》由63集改为62集,待播的《西夏死书》由47集变更为44集,甚至已经播过的《娘道》也由80集变更为76集。这种集数变更似乎预告着国产剧“变短”的趋势。对于曾经被又臭又长的“注水剧”影响过观看体验的观众们来说,这显然是“喜大普奔”的事。

  国产剧频繁变更集数

  仅凭一个月的电视剧备案通报,其实并不能印证国产剧变短的趋势。通过查阅2018年12月份的备案通报可以发现,仅12月份单月,总局就通报了49部电视剧变更集数,其中《长安十二时辰》《八月未央》甚至经历了较大的集数变动。通过对今年1月至2月播出的上星电视剧集数统计后发现,目前在播和待播的电视剧集数普遍在40集上下,最长的就数刚刚在湖南卫视收官的《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总集数达78集。其他本来应该集数较多的古装剧,像《招摇》《独孤皇后》的集数都只在50集至60集之间,最长的网播剧集《皓镧传》也只有62集。

  这种集数“瘦身”的变化似乎预示了国产剧发展多年来的变长趋势有望终止。

  根据数据统计,2004年至2008年之间,国产剧平均每部控制在30集之内;2009年至2012年,国产剧集数延长到30集至35集;到了2013年,平均每部电视剧已突破35集。《全球电视剧产业发展报告(2016)》的数据显示,2015年前后国产剧集数已平均达到每部42集。

  尽管没有明确的数据统计,2017年、2018年以古装剧和IP剧为主流类型的市场环境下,国产剧继续抻长。对比去年同期,总局2018年1月发布的电视剧备案通报中,电视剧的集数变更几乎都是奔着变长的方向。之前还有《楚乔传》由45集变更为68集,《醉玲珑》从45集变更为54集,《大唐荣耀》由40集变更为60集,《龙珠传奇》《择天记》《封神》《思美人》等也都是增加了集数到60集上下。

  平台不再为“注水剧”买单

  “国产剧变短,其实更多是古装剧变短,而古装剧现在又很难上星,卫视播出的电视剧开始以当代题材和近代题材为主,这几类题材本身剧集的长度就不会太长。”影艺独舌主编杨文山直言,长剧大户古装剧的市场规模在明显缩减,这些腾让出来的份额由平均集数在30集至40集的近现代题材剧目占据,这才造成了整体上星电视剧集数变短的结果。

  知名编剧、中广联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也表示,从个人的角度,他赞同电视剧弄短一些,“拉长集数多卖钱,可以减轻资方的风险,但如果把50集抻成80集,这50集的内容就要十分牢靠才能不被观众骂。如果只拍20集,制作质量高,又能实打实地播出,其实风险反而降低。”余飞说,他手头在写的一部谍战戏,资方就要求他只写30集,多余的内容可以放到下一季再用。

  自从2018年以来,电视剧制作者与播出平台之间开始产生某种议价权的转换。按照电视剧市场的买卖惯例,剧集的价格是按照“集数乘以单集价格”来计算,在不伤害作品质量的情况下,电视剧制作方往往会选择拉长集数来增加卖剧收入。“在市场情况比较好的情况下,播出平台为了抢播出权是愿意为此买单的。但现在平台尤其是网络平台已经回归理性,他们必须图发展,如果没有质量,最终就是死路一条。意识到这一点之后,自然就不能再注水了。”余飞说。

  创作者自律,回归创作规律

  对当代都市题材电视剧《青春斗》来说,其集数变短更多是出于制作上的主观原因。赵宝刚工作室的相关工作人员解释称,即将在东方卫视播出的《青春斗》原定40集,但经过导演粗剪后集数为38集,因此才进行了变更集数的申报。尽管从成本角度考虑,多两集会有更多的收入,但“导演有自己的艺术坚持”。

  “一年来,压缩片酬和减少开支是不少制作公司的选择,而首选就是减少集数和时长。”杨文山透露,去年以来,广电政策方面既要求降低演员片酬比例,也要求以“小成本、大情怀、正能量”的三原则来指导创作,对于影视创作已经产生了深刻影响。“此前国产剧的注水现象严重,无论从作品质量还是观众反馈方面,都是天怒人怨。”

  余飞也表示,如果故事好、制作好,集数长观众也能看下去,就怕什么都差还注水。此前市场被IP剧裹挟的混乱之中,就曾出现过台词注水,用类似绕口令的废话来充数的情况。正常的创作模式被冲击得七零八落,“现在电视剧正在回归初心,大家需要回到遵循起码的创作规律上来,杜绝‘注水剧’只是回归到正常的一种表现。”他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