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文化照亮改革开放的窗口——深圳文化发展支撑城市先行示范

  光明日报记者 严圣禾 党文婷

  深圳,改革开放40年来,既是“摸着石头过河”的“试验场”,也是为实现中国梦贡献新方案的“梦之队”。

  解码“深圳奇迹”背后的深层启示,特区的文化底色必然成为重要考量——

  先进观念和移民文化创造了“鼓励创新、宽容失败”的人文环境,创新文化、奋斗文化凝聚成城市精神和企业家精神;从滨海渔村到“创新之城”“设计之都”的华丽转身,从“文化沙漠”到“全球全民阅读典范城市”的惊人蝶变,无一不彰显文化的巨大力量,让千千万万追梦人对这片热土心驰神往。

  站在新起点,深圳有了新使命,那就是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行示范区,创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城市范例。聚焦宏伟目标,深圳将自身放在深化改革开放大局和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的历史机遇中审视,提出建设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和国际文化创新创意先锋城市,为新使命提供强有力文化支撑。

  思想引领

  路是脚踏实地、一步一步走出来的。

  从20世纪80年代初将基建投资的三分之一用于思想文化建设,到2003年确立“文化立市”战略,再到2012年树立“文化强市”目标,文化崛起的主线,始终贯穿在深圳的发展逻辑当中。

  面对经济转型升级和更加开放的内外格局,深圳再次以走在前列的“实干家”气魄,于2015年年底发布并实施《深圳文化创新发展2020(实施方案)》。深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李小甘说:“这是一份宏伟的规划图,也是一份稳扎稳打筑地基、补短板、谋长远的施工图。”认准一个目标,列明153项重点任务,3年多来,成效已经凸显——

  通过创新理论载体,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的城市精神体系顺利构建起来。

  “伟大思想是伟大实践的先导。”深圳市社会科学院院长吴定海说,近3年来,深圳加快人文社科基地建设,在深化、转化上下功夫,不但为政府决策提供参考,也打通了理论宣传的“最后一公里”。

  具有新时代文化特征和深圳特色的高端理论阵地建立了:2018年9月,深圳社科界第一本综合性人文社会科学理论学术期刊《深圳社会科学》正式创刊出版;“深圳学术年会”推动高水平国际学术会议在深圳落地生根。

  具有中国特色的新型智库成立了:围绕全面深化改革开放、粤港澳大湾区建设等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取得了一批高质量、有影响的学术研究成果。

  “深圳学习讲坛”“百课下基层”“市民文化大讲堂”等丰富而接地气的活动,掀起了学习宣讲的热潮。从高端引领到基层推进,全方位推动新思想落地生根、深入人心。

  内容支撑

  2018年9月20日晚,在大型文艺晚会《追梦——改革开放再出发》的现场,当一只由800架无人机编队组成的大鹏鸟在深圳上空展翅腾飞,人群沸腾了!这一幕,就是文化释放强大动能的具象化身。文化之于深圳,是前瞻的理想选择,更是具有人文精神的温暖归处。

  立足全球区域文化中心城市的定位,深圳选择用文化体制改革来获取文化内容建设领域的新突破。

  2月19日晚,深圳粤秀剧场内,演员灵动的一颦一笑间,尽显经典粤剧艺术魅力;行云流水的戏曲声中,道不尽传统文化气韵悠长。恰逢正月十五元宵佳节,场内座无虚席,掌声喝彩不断。

  “两年多来,通过机制体制的改革创新,我们团可以说是重获新生。”深圳粤剧团团长宋涛欣慰地说,“特别是新一轮文艺院团改革方案中提出,文艺院团创作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创作导向,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更是给全团上下吃下了‘定心丸’。”

  而在20世纪90年代,市场化大潮下,曾经荣光满身的深圳粤剧团面对流行文化的冲击,一度人心涣散,人才严重流失,艺术创作一度停滞。现在,深圳粤剧团已经重新回到潜心创作、提供优秀文化内容的轨道上来,不仅吸引了一批年青演员的加入,曾经离开的优秀艺术家也选择“回家”。

  “我对剧团的未来很有信心。”国家一级演员、深圳粤剧团艺术顾问黄伟坤说,当年他离开深圳前往香港发展,如今回来,正是希望站在更广阔的舞台上,更深地挖掘粤剧文化。

  切实有效的改革创新,是文艺繁荣的强力引擎。深圳文艺院团的创新发展活力被充分激发,文艺创作生产能力显著增强,“深圳文艺”正在被塑造为闪亮的文化品牌。

  厚植文脉

  根据世界著名大都市的发展规律,当人均GDP达到一定数字之后,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会有质的飞跃。

  作为一座经济发达、人均GDP近20万元的移民城市,事业的成就,或许只是吸引人才前来深圳的因素;而精神的归属,才是让人留下的理由。

  2月18日,深圳市坪山区的客家围屋大万世居内,IT工程师邓晓艺正在“坪山城市书房”里享受阅读的乐趣,她已经记不清这是第几次来这里了。2017年,这位热爱传统文化的年轻人因工作来到坪山,本来对这个文化基础薄弱的城区“不抱希望”,却意外发现这里的文化生活“别有洞天”,她决定留下来。

  “城市的文脉延续,是增强人们对城市认同感、让城市充满活力的重要因素。”坪山区委宣传部部长吴筠说,近年来,坪山区将城区文脉保护建设与完善基层公共文化服务紧密融合,让文化成为支撑坪山发展的重要力量——

  拥有近百年历史的南中学堂、金龟村山脚下的老供销社,一度衰败,无人问津,经过精心设计改造为城市书房和文创体验馆之后,成为独具特色的文化标识,使坪山迅速融入粤港澳大湾区文化圈。

  在坪山中心公园旁,崭新的大剧院、图书馆、美术馆、展览馆、文创体验馆、书城拔地而起形成“文化聚落”,成为坪山中心区耀眼的“新文脉”。与之相匹配的,是一系列打破现有模式的公共文化服务机构改革,让坪山区迅速引入高端文化资源,声名鹊起,“近者悦,远者来”。

  坪山案例只是近年来深圳公共文化事业“软硬兼施”大发展的一个缩影。

  深圳连续3年发布“城市文化菜单”,带来国际文化资源;全年16万场次文化活动,极大程度满足群众对精神文化生活的需求;对标国际一流城市,大手笔规划建设深圳歌剧院、深圳自然博物馆、深圳科技馆等“新十大文化设施”,夯实文化地基。

  文化赋能

  “对深圳来说,参与国际城市竞争,文化产业是可持续发展能力的决定性因素之一。”深圳市社会科学院副院长王为理认为,城市按照自身文化发展的内在逻辑创造新的资源,赋予新的活力,这在世界城市发展史上已经屡见不鲜。

  此刻,深圳正在这条可持续的道路上大步前行。

  金黄的油菜花,深红的百日草。蝴蝶在花间飞舞,农民在田中劳作。2019年春节,两千亩花海悄然绽放在深圳郊外的光明小镇欢乐田园,每天吸引5万多名游客。

  欢乐田园和世界之窗、锦绣中华等知名主题景区都是出自华侨城集团的大手笔。作为与深圳经济特区共同成长的中央企业,华侨城在早期“旅游+地产”的创业模式成功后,积极探索“文化+旅游+城镇化”的新型业态,成为深圳推动“文化+”产业新模式,为文化产业发展探索有效路径提供了生动实践。

  以欢乐田园为例,这里最早曾是广东省国营光明农场。随着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农场难以为继,10多次的体制变更也没能找到一条光明的出路。2017年年底,华侨城集团与原光明集团和地方政府签订增资扩股协议,控股了光明集团,为这家历史悠久的国企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强劲的动力。

  新组建的光明集团董事长倪明涛告诉记者,并不是建个景区那么简单,而是针对这个新兴的城区所缺少的产业引导、城市配套和环境支撑,建设一个国际知名的生态农业旅游小镇,倡导新的生活方式。与其他文化积淀深厚的特色小镇不同,光明小镇体现的是一种更广泛的文化。小镇一方面尊重并挖掘当地积累多年的国营农场文化、华侨文化、岭南文化,另一方面因地制宜开发符合时代需求的文化旅游产品。

  正是因为有华侨城这样的文化领军企业,又有数万家规模不一但都各有所长的市场主体,在“文化+科技”“文化+互联网”“文化+创意”“文化+金融”“文化+旅游”等各领域积极探索新业态和新模式,使深圳能够在贫瘠的文化土壤上,开拓出具有丰盈形态的文化生态。2018年,深圳文化创意产业增加值2621.77亿元,占GDP的比重超过10%,逐步形成以质量型内涵式发展为特征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新时代,新使命,新担当,透过深圳这扇改革开放的窗口,我们见到的不只是高楼大厦,更是文化散发出的无限光明。

  《光明日报》( 2019年02月24日 01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