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3月马里发生军事政变,进而矛盾激化,引发内战。联合国决定向马里派驻维和部队,并邀请中国参加。2013年12月,我作为政工干事随首批赴马里维和警卫分队到马里北部加奥地区执行维和任务,任务期至2014年9月。那段岁月很艰苦,但即便再忙再累,每天晚上我都会打开电脑,一个人敲键盘,文字像山泉一样静静流淌,用心记录一天的工作、感受和思考。我努力让自己保持客观、真诚、中立的态度来观察每天发生的一切。我想根据自己的所见所闻,记下一些能触动心灵的故事。也许我的文字里没能泼洒笔墨渲染爱情、亲情、友情,但这些珍贵的情感却时刻都在心里陪伴着我。
维和结束时,我累计写了20多万字的维和日记,拍摄了3万余张照片。原本写这些日记就是为了把所见、所闻、所感汇报给大家,汇报给生活在和平环境中的朋友们,告诉大家地球村的另一侧是怎样一片天地。但回国好几年了,我竟从未打开那块装着维和资料的大硬盘。一个原因是,野战部队紧张忙碌的生活,让我为自己找到了一个堂皇的理由把这件事一拖再拖;另一个更深层次的原因则是,我在那片沙漠中经历的故事似乎是一场梦,人生两处相距太远,令我感到一时之间似乎难以合理衔接。
可是随着时间的推移,我发现不但那片沙漠和沙漠里的生物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就连描绘它的文字和图片也都有了重生的渴望。当我不经意地看到“马里”“维和”这样的字眼时,我的热血就会澎湃起来,维和岁月里经历的点点滴滴就会不由自主地涌上心头。作为政工干事,在组建筹备、防卫部署正式任务、安全形势、民情社情、官兵故事、外事活动和突发事件等维和行动各个方面,我都积累了最珍贵的第一手资料,可以说是一个马里维和信息库,若不发声,于心不安。尽管因自然环境恶劣、恐怖袭击不断和维和任务繁重而产生的压力令这些回忆常常并不美好,但谁都无法否定那些故事和画面的价值。特别是当2016年中国驻马里维和营区遭汽车炸弹袭击,哨兵申亮亮牺牲后,一位朋友跟我说了这样一句话:“原来维和是这样的,还挺危险。”这句话对我触动很大,我感到有必要让国内的朋友了解真正的维和生活。
久居兰室不闻其香,和平犹如空气和阳光,受益而不觉,失之则难存。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将近30年了,对于绝大多数人来说,维和仍旧是一项伟大却不知道为何伟大、艰难却不知道怎样艰难、危险却不知道有多危险的行动。强烈的负疚感让我回忆起马里维和时的点点滴滴,我想起了成为维和军人那一刻的强烈自豪感,想起了曾经目睹过百姓流离失所、儿童辍学乞讨、难民冒死求救、战火波及无辜,想起了我们因震耳欲聋的爆炸声而紧张失眠,想起了我们因反政府武装兵临城下、恐怖袭击愈演愈烈而将子弹上膛,想起了我们因蔬菜缺乏连一小盘白菜叶也要分着吃,想起了一杯安全达标的纯净水都变成了奢侈品,想起了身边战友因疟疾、中暑而痛苦万分,想起了因埃博拉病毒夺命而西非人人恐慌……我深深感到和平多么值得珍惜,而珍惜的前提就是让世人知道和平来之不易。
我不想让那些用血与火演绎的故事永远尘封在沙漠里,不想让朋友们对维和行动如此陌生,不想让公众误解维和官兵的牺牲与奉献,“写下来、发出去”的欲望在我的心中愈发强烈。这种欲望并不是为了炫耀自己,也不是为了教导别人,只是想还原最真实的维和行动。我和很多朋友交流后发现,他们也很期待有一部描写维和行动的纪实作品问世,特别是关于马里这个令人充满疑问的新维和任务区。
于是,2016年6月我终于动笔了。
写作过程中,一个书名不由自主地出现在我的脑海中——弹在膛上。“弹在膛上”不仅形象地代表了中立自卫的维和原则、以慑止战的斗争策略、高度警戒的战备状态和不开枪完成任务的圆满成功,还比较准确地表达了维和军人的临界状态和两难境地——不开枪可能会遭袭击,开枪虽能自卫,但却会升级矛盾,导致遭遇更多更大的袭击。这种冰水混合的零度临界感是每名维和军人的真切感受,一半是融化了的冰,一半是凝结了的水。
令我意外的是,《弹在膛上》出版后,被列为国家重点主题出版物,被中国图书评论学会评为2018年第一期“中国好书”,我想,这不是因为我的文笔有多精彩,思想有多深邃,而是因为写得真实,有真情,以一个普通维和士兵的视角,讲述了一个个活生生的人物以及一个个真实可感的故事。
(《弹在膛上——一个维和士兵的战地纪实》:杨华文著;北京三联书店出版。)
《 人民日报 》( 2019年03月05日 20 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