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州大学10校抵制最大学术出版商:请把我们的研究,向全世界免费开放 。
爱思唯尔(Elsevier),地球上最大学术出版商之一。每年有数十万的前沿论文,最终发表在爱思唯尔旗下的期刊上,其中包括《细胞》、《柳叶刀》等。
现在,爱思唯尔遭受了史上最大规模的抵制。
整个加州大学(UC)系统宣布,全部10个分校(包括伯克利分校、洛杉矶分校、圣地亚哥分校等),都不再继续订阅爱思唯尔、一刀两断。
双方耗时八个月的谈判彻底破裂。
爱思唯尔始终无法满足UC提出的两大目标:
一是,把UC在爱思唯尔发表的所有研究,向全世界的读者免费开放;
二是,控制学校订阅期刊的成本,这项支出增长太快。
UC是全美规模最大的大学系统,他们的做法很可能影响许多大学/研究机构的态度,给本就风波不断的学术出版商带来更大危机。
两大诉求
我们来详细解释下UC的两大目标。
“砍掉订阅费,造福全人类”
首先是:免费开放。
UC一直坚持,学术文章免费阅读,能够加速科学发现;再说,许多研究原本就是靠纳税人的资金支撑的。
“知识不该只提供给那些付得起钱的人。”UC学术参议院的负责人Robert May说,如果我们真的要维护这所大学的使命,那么寻求研究成果的完全开放,就是非常重要的。
开放访问,能让全世界的任何人免费读到一项研究成果。2018年,UC发表学术文章大约50,000篇,其中大约10,000篇发表在爱思唯尔上。
加州大学系统的总负责人Janet Napolitano说:“我完全支持我们的老师、员工、学生,推倒付费那堵墙,那堵阻碍研究突破的墙。
这个问题不只会影响UC,也会影响全球不计其数的学者、研究人员和科学家。为了实现全面的、不受约束的论文阅读,我们和他们站在一起。”
当然,UC文章全部向读者免费开放的要求,被爱思唯尔拒绝了。
然后来讲第二个目标:控制成本。
洛杉矶时报报道,2018年UC在爱思唯尔身上的开销大约是1,1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7,377万)。
这些钱花在哪?
爱思唯尔向学校收取的费用,向来分成两部分。
第一部分叫订阅费。依照常规理解,交了钱,就能看到文章。
这样不就好了么,为什么要有另一部分?
第二部分叫文章处理费(APC),是指把文章挂到网上、提供访问入口的费用。
不止UC,许多学术机构都对这样的操作表达过不满。大意是,明明一个东西,却要交两份钱。
于是,UC谈判团提出,砍掉订阅费,只交文章处理费。
这个要求也被爱思唯尔拒绝了。
拒绝的理由
爱思唯尔说,订阅费和文章处理费,订阅费是大头。
砍掉订阅费,又要开放所有UC文章:相当于这些免费内容,全靠文章处理费来支撑。
这样的要求,等于让他们突然改变商业模式,公司很有可能就倒了。
谈判失败,但是爱思唯尔并不想放弃。
毕竟,UC有10个分校,每年全美出产的研究成果,接近10%都来自那里。
UC的动作,很可能影响其他学术机构对论文开放阅读的态度。爱思唯尔也很有可能在今后的各种谈判里,承受更大的压力。
所以,爱思唯尔的通讯副总裁Tom Reller发布声明,想要尽力展现己方的诚意。
他说,公司已经给研究人员提供了选项,可以选择把自己的研究成果,发布成免费文章;
他说,公司也给UC的每个分校,提供了降低成本的方案(虽然,UC说还是比上年涨价了)。
除此之外,爱思唯尔会向UC学生和研究人员,提供全站发布过的所有文章的访问权限。
副总裁希望,公司能早日和UC抹平分歧,达成一致。
UC付出的代价
学校官网说,2019年1月1日之前发表在爱思唯尔上的文章,同学们还是可以用ScienceDirect打开:
这些文章,UC是有永久访问权限的。
那么,今年发布的新论文怎么办?
退订之后,UC只有另谋出路,尽量让自家的学生和研究人员依然读得到这些篇章。
(有大约2,500种期刊在爱思唯尔上发表,包括赫赫有名的Cell。)
虽然,学校表示已经有了新的访问姿势,并且挂到了网上;
但这篇刚刚发布的访问指南,看起来并没有太多保障。比如,其中一种方法叫做“向作者请求”:
不知道,UC系统的同学们,会有怎样的看法。
遍地开花
加州大学对爱思唯尔的退订操作来得十分猛烈,引起了大量关注:
不过,抵制爱思唯尔的行动,早不是第一次声势浩大了。
因为学术期刊的订阅费连年上涨,许多机构渐渐无力负担。
于是,德国的“DEAL”项目诞生了,把许多研究机构集合起来,一起跟爱思唯尔谈判。
谈判从2016年8月开始,但一直进展不顺。
2016年底,DEAL联盟里有60家机构的爱思唯尔合约到期,便集体宣布从2017年1月1日起不再续订。
这可能是爱思唯尔第一次遭遇大规模的反抗,德国也成了抵制爱思唯尔的重要阵地。
在那之后,DEAL联盟的退订队伍不断壮大。2017年下半年,宣布2018年不再续约的联盟成员,已经接近200家机构。
除此之外,从2017年10月开始,陆续有德国科学家从爱思唯尔辞职。到了2018年4月,离开爱思唯尔的德国科学家,包括编委和编辑,达到了41人。
而2018年底,德国的马克斯普朗克学会也宣布不再订阅爱思唯尔期刊。
马普学会下有超过80家研究机构,14,000多位研究人员。
就算走出德国,爱思唯尔在哪里的日子都不太好过:
再看国内,30多家图书馆(包括国图、清华图书馆、北大图书馆等等)2010年就联合发布过致出版商的公开信。信里说,“持续大幅度的价格增长已经严重威胁到所有教育科研单位的科技文献资源的可持续保障”。
也不止爱思唯尔
论文收费的问题,不是爱思唯尔才有,也不是学术出版巨头才有。
2018年4月,Nature宣布2019年1月上线新的子刊:机器智能(Nature Machine Intelligence)。
消息既出,陆续受到了Yoshua Bengio、Jeff Dean、Yann LeCun、Ian Goodfellow为代表的3,500多位学者的联名抵制。他们认为:
期刊应该完全服务学界的需求,封闭访问的论文,对机器学习领域完全不起作用;
包括NIPS、ICML、ICLR在内的许多顶会,也没有付费查看论文的操作。
况且,机器学习领域的人们,早习惯了arXiv的一片沃土,对Nature新子刊怀有本能的戒心,情理之中。
相关讯息:为了研究的开放获取,加州大学不再与全球最大科研出版商爱思唯尔续签
经过数月的谈判,加州大学(University of California)宣布不再与全球最大的科研出版商爱思唯尔(Elsevier)续签合同。
2月28日,加州大学在其官网发布新闻称,加州大学一直提倡公共资助科研成果的免费公开化,反对出版商从中盈利。如果所有校区的科研成果都能以最快的速度免费向全世界公开,这将会加快科学发现的进程,该声明说。实际上,加州大学10个分校的科研出版量占据了美国科研总出版量的十分之一。[1]
据STAT新闻报道,根据去年年底到期的合同,加州大学整个系统在2018年向爱思唯尔支付了超过1000万美元以让其附属机构访问爱思唯尔的数百种期刊。另外,加州大学的研究者每年需要支付近一百万美元,用于开放获取期刊处理其论文的费用。[2]
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和学术委员会还集体签署了一份声明来声援学校的决定。声明中称推动科研成果公开化是为了履行学校的使命:“加州大学是一个公共机构,我们尽可能地让科研成果和资金被自由且广泛地享用,并在和出版商达成一致时确保纳税人的金钱被以一种道德的、具有社会责任感的方式所使用。”[3]
爱思唯尔是荷兰的信息分析公司,也是全球最大的学术出版商,其出版业务涉及科学、技术和医学等领域,出版产品包括知名学术期刊《柳叶刀》、《细胞》和数据库ScienceDirect、Scopus等。爱思唯尔采取双向收费策略,分别向科学家和读者收取发表费和下载费。2017年,爱思唯尔的营业利润为9.13亿英镑。[4]
实际上,爱思唯尔已经因其收费政策受到了大量科学家的抵制。剑桥大学学者Tim Gowers发起了一个名为“知识的代价”(TheCostofKnowledge)的网站,截至发稿,已经有超过17000名科学家在网站上签名抵制爱思唯尔。“知识不应该只提供给那些付得起钱的人。”加州大学学术评议会主席Robert May说。
(转自美国华裔教授专家网 作者:孙珂剑)
参考资料:
1. UC terminates subions with world’s largest scientific publisher in push for open access to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2. UC terminates subions with world’s largest scientific publisher in push for open access to publicly funded research
3.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Academic Council Statement on the University’s Negotiations with Elsevier Publishing -https://senate.universityofcalifornia.edu/_files/reports/academic-council-statement-elsevier-feb28.pdf
4. 2017 RELX Group Annual Repor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