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关COVID-19的研究进展(九)

COVID-19疫情暴发以来,世界各地科研人员一直在积极进行相关问题的研究和探索…….

不止一种方法可制造出冠状病毒抗体

研究人员已经研究出一种新的免疫蛋白如何阻止新的免疫细胞感染。

中和抗体识别病毒颗粒并将其排除在细胞外。它们是免疫系统攻击SARS-CoV-2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一种很有前途的实验治疗方法。

帕萨迪纳加州理工学院帕梅拉·比约克曼(Pamela Bjorkman)领导的一个小组确定了八种中和抗体的三维形状,这些抗体附着在SARS-CoV-2的尖峰蛋白上,这有助于病毒在宿主细胞中站稳脚跟 (C. O. Barnes et al. Nature https://doi.org/fc8d; 2020)。结构显示,这些中和抗体可分为几类,根据它们识别的棘蛋白细胞附着区的哪一部分。

进一步的实验表明,允许病毒逃避一类中和抗体的突变不太可能挫败其他类型的抗体。

普通感冒抗体对冠状病毒几乎没有防御作用

对存档血液的研究并没有证明抗“季节性”冠状病毒抗体能够抵御严重的COVID-19的希望。

纽约洛克菲勒大学的Paul Bieniasz和Theodora Hatziioannou及其同事分析了2020年前从英国人身上采集的37份血清样本 (D. Poston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s://doi.org/fc4g; 2020)。所有的研究参与者都检测出一种季节性人类冠状病毒呈阳性,这种病毒可以引起普通感冒。

研究小组发现,每一份血清样本都含有抗体,这些抗体至少能使一种常见的感冒冠状病毒失效,从而阻断病毒在实验室培养皿中感染人类细胞的能力。但是血清不能使一种混合病毒失效,这种病毒被设计成携带SARS-CoV-2的尖峰蛋白,这种蛋白在病毒入侵宿主细胞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作者说,研究结果表明,对普通感冒冠状病毒的抗体在决定为什么有些COVID-19患者的病情比其他人差时没有起主要作用。研究结果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COVID-19测试有助于夏令营的休息,避免疫情爆发

严格的SARS-CoV-2检测和感染控制措施阻止了缅因州4个过夜营地的疫情爆发,这些营地在6月中旬至8月中旬有数百名儿童前往驻扎。

劳拉和他的同事们在到达梅因夏令营之前都要去检查一下。 (L. L. Blaisdell et al. Morb. Mortal. Wkly Rep. https://www.cdc.gov/mmwr/volumes/69/wr/mm6935e1.htm?s_cid=mm6935e1_w; 2020)。到达后不久,参与者都被重新检测病毒。他们也被分配到一个小的队列中,在最初的14天里,他们和同伴们一起进行隔离。

在1000多名参与者中,2名工作人员和1名营员在营地检测呈阳性,并被隔离,直到检测为阴性。露营者队列中的30人被隔离;在隔离期间,所有人的病毒检测都呈阴性。作者说,病毒并没有传播到三名受感染者之外。

为什么小学生不易被感染

一项针对近400名年龄在21岁以下的感染者的研究显示,6至13岁的儿童比年轻或年长的儿童更不容易出现COVID-19症状。

位于北卡罗来纳州达勒姆的杜克大学医学院的马修·凯利和他的同事研究了382名与SARS-CoV-2感染者有密切接触的儿童和年轻人 (J. H. Hurst et al. Preprint at medRxiv http://doi.org/d7cb; 2020)。大约四分之三的研究参与者在研究之前或研究期间检测出SARS-CoV-2呈阳性。

只有61%的6岁至13岁的受感染儿童出现症状,相比之下,6岁以下受感染儿童的75%和13岁以上儿童的76%。与年龄较大和年龄较小的受试者相比,6-13岁的儿童感到不适的症状更轻。

近三分之一的感染儿童与受感染的兄弟姐妹没有密切接触,这意味着病毒已在儿童之间传播。

作者说,学校和日托中心的筛查系统应该考虑到与年龄相关的症状差异。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COVID-19免疫反应的性别差异可能导致男性的高风险

对SARS-CoV-2免疫反应的变化可以解释为什么男性比女性更容易住院并死于COVID-19。

康涅狄格州纽黑文耶鲁大学医学院的岩崎明子(Akiko Iwasaki)和他的同事研究了98名感染SARS-CoV-2的男女的免疫反应。所有患者都有轻度至中度症状(T.Takahashi等人。自然http://doi.org/d7gb;2020年)。研究人员注意到,男性参与者对感染的典型免疫反应与女性参与者不同,这可以解释在男性中观察到的更严重的疾病。(大自然认识到性别和性别既不是二元的,也不是固定的。)

研究小组发现,一般来说,男性血液中循环的某些致炎蛋白如细胞因子和趋化因子的水平高于女性。相比之下,女性对T细胞的免疫反应比男性强。在男性中,随着时间的推移,症状严重程度的增加与弱T细胞反应相关;在女性,则与炎症细胞因子的增加有关。

该研究建议在治疗COVID-19患者时考虑到性别的差异。

有基因证据首次证实SARS-CoV-2可再次受感染

3月,一名在香港感染CVID-19病毒的人在几个月后感染了新的冠状病毒,这是遗传分析支持的首次感染的证据。

感染SARS-CoV-2的人会产生免疫反应,科学家认为这可能会阻止大部分的再次感染。这种保护的持久性尚不清楚,如果再感染有文件记录,则表明免疫力可能减弱。但先前报道的再感染被发现与病毒或其遗传物质的长期释放有关

香港大学的Kwok Yung Yuen和他的同事发现了一名33岁的男子,他在四月从CoVID-19康复,4个多月后再次测试阳性,从西班牙经由英国返回 (K. K.-W. To et al. Clin. Infect. Dis. http://doi.org/d7ds; 2020)。基因测序表明,第二次感染是由一种病毒引起的,这种病毒在基因上与导致他第一次感染的病毒不同。

这名男子从未出现过第二次感染的症状,但他的免疫系统产生了一批新的抗体。

通过鼻子注射疫苗可以预防感染

在老鼠和猴子身上的研究表明,鼻疫苗可以保护动物免受新的冠状病毒的侵袭,而且这种疫苗可能比注射相同的疫苗更有效。

密苏里州圣路易斯市华盛顿大学医学院的David Curiel 和 Michael Diamond以及他们的同事们创造了一种编码SARS-CoV-2尖峰蛋白的候选疫苗,病毒用它来入侵细胞(A. O. Hassan et al. Cell http://doi.org/d63k; 2020)。然后,研究人员将这种疫苗注射给具有人类受体的生物工程小鼠。

在注射了疫苗,然后暴露于SARS-CoV-2之后,老鼠的肺部没有显示出传染性病毒,但它们的肺部确实含有少量的病毒RNA。相比之下,那些在暴露前将疫苗插入鼻子的老鼠的肺部没有可测量的病毒RNA。作者说,这些证据和其他证据表明鼻疫苗完全避免了感染。

中国广州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的Ling Chen和他的同事开发了另一种编码棘突蛋白的疫苗 (L. Feng et al. Nature Commun. 11, 4207; 2020)。研究人员发现,无论是鼻腔疫苗还是注射疫苗都能保护恒河猴免受感染。作者说一种可以用鼻子注射的疫苗可以让人们自己接种疫苗。研究尚未经过同行评审。

冠状病毒突变与病情轻重有关

一种SARS-CoV-2基因突变在东亚大流行初期就出现了,这种突变与症状比未突变的SARS-CoV-2病毒引起的症状轻。

在2020年初,新加坡的研究人员发现了一组由SARS-CoV-2变异引起的COVID-19病例,它缺失了横跨ORF7b和ORF8两个基因的RNA片段。为了确定这种被称为缺失的变化的后果,新加坡免疫网的Lisa Ng及其同事将携带缺失的病毒感染者与正常病毒感染者进行了比较 (B. E. Young et al. Lancet http://doi.org/d6x7; 2020)。

29名病毒发生突变的人中没有一人需要补充氧气,但92名病毒缺乏突变的人中有26人需要补充氧气。携带这种缺失的病毒自三月份以来就没有被发现,这可能是由于感染控制措施的缘故。

作者说,导致2002-04年期间的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爆发的病毒在ORF8基因中获得了类似的缺失,这表明这可能是感染人类的一个重要适应。

出门戴口罩,勿去扎人堆!

驻洛总领馆关于核酸检测提醒,和地方检测机构
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14/.html

*重要条例!圣地亚哥县健康与社会服务部,公共卫生服务部发布卫生官命令与应急条例,并于2020年8月22日生效。全文链接在此:

https://www.sandiegocounty.gov/content/dam/sdc/hhsa/programs/phs/Epidemiology/Health_Officer_Order_Chinese.pdf

有关本地COVID-19测试问题咨询和联系的官方网页:
https://www.sandiegocounty.gov/content/sdc/hhsa/programs/phs/community_epidemiology/dc/2019-nCoV/testing.html

加州公共卫生部发布的关于使用布面覆盖物防止新型冠状病毒COVID-19传播的指南链接。https://www.cdph.ca.gov/Programs/CID/DCDC/Pages/Face-Coverings-Guidance.aspx

(美国华文网 圣地亚哥华文网编发 USChinesePress.com SanDiegoChinesePress.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