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记者王界明行踪-(六十二): 布鲁克林大桥,美国往事中的纪念丰碑

老记者王界明行踪系列链接请点击此处

韦拉扎诺·纳罗斯大桥向左、布鲁克林大桥向前,我们看了一眼左边海峡对岸的斯塔滕岛,我们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向前。这个看上去很像靴子的小岛虽然也算纽约市五大区之一,因为开发程度低、人口稀少很少被人们注意到。

拥有56公里海岸线的斯塔滕岛是个独立的小岛,面积为155平方公里,相当于三个曼哈顿。曼哈顿发达的地铁网络至今没有与它连接。为了让斯塔滕岛的居民可以方便进出,市政府公费运营了一条往返于曼哈顿的渡轮。

这个渡轮航线是纽约市内唯一免费的公共交通。全年无休,每天24小时每周7天都发船。朋友告诉我们,如果对登上自由女神没有太大的需求,绝对可以坐史泰登岛渡轮免费观光。

新哥特式风格的桥塔、琴弦般排列的缆绳,高高飘扬美国国旗下的布鲁克林大桥出现在我们眼前。这座横跨东河、连接布鲁克林和曼哈顿岛的斜拉索大桥是纽约天际线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1882年建成的布鲁克林大桥是当时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 ,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缆建造的大桥。它和大东方号邮轮、贝尔灯塔 、 伦敦下水道、 巴拿马运河、太平洋铁路、胡佛大坝一起被誉为工业世界七大奇迹。

“从布鲁克林大桥进入纽约的曼哈顿,才有电影般的仪式感。 ”朋友这样对我们说。我们也豁然明白了为何要沿着布鲁克斯、皇后区、布鲁克林绕行后进入曼哈顿,原来就是为了这份仪式感。

布鲁克林大桥竣工后,许多人刚到纽约的人都选择在生活成本低廉的布鲁克林落脚。然后怀揣着美国梦,沿着大桥从布鲁克林走向曼哈顿,开始自己人生的奋斗生涯。

朋友告诉我们,如果从布鲁克林居民区的地铁出发,你会发现这里大部分以黑人居住为主。而当地铁慢慢行驶入曼哈顿,车箱内才会逐渐出现各式各样的人种。 我们很想坐一次地铁去看看这道独特的风景,然而没有时间。

布鲁克林大桥的伟大不仅仅是因为建筑的精妙,还有背后种种鲜为人知故事。这些故事使得原本冰冷的钢筋水泥变得有了温度。尤其是大桥设计和建造的罗布林一家两代三口人的传奇故事,更是给大桥增添了华美的光彩。

最初提议建造纽约布鲁克林大桥的,是一位德国移民约翰·A·罗布林。他曾经是黑格尔的学生,后来成为建筑师。他为建造大桥呼吁了15年。然而就在布鲁克林大桥动工前不久,这位设计者因离开了人世。

等到大桥开工时,建桥总工程师的重任落到他32岁的儿子华盛顿·罗布林身上。小罗布林早年就随父亲协助设计和建造桥梁,后来又获得了美国最早的理工科大学伦斯勒理工学院的土木工程系学位,积累了丰富的理论知识和实际经验。

华盛顿·罗布林从造桥一开始便坚持亲临现场,但是,桥桩的水下施工使得华盛顿患上严重的“潜水员病”。两个桥桩都建完的时候,大桥总工程师已全身瘫痪,无法亲自到达工地现场。

此后,这位总工程师只能每天在自家的窗台上用望远镜观看大桥的施工,然后口述各项指令,由他的妻子艾米莉记录后,转交给施工人员。为此,艾米莉不得不自学高等数学等各种工程技术,担任了护士和总工程师助理的双重角色。

就这样持续了12年,布鲁克林大桥终于大功告成。通车那天举行庆祝仪式,有15万人次从桥面上走过,但小罗布林夫妇并没有露面。他的建造者华盛顿·罗布林也从来没有踏上这座两代人生命建造的大桥。

虽然年代久远,但是布鲁克林大桥却设计得非常人性化:上下两层,行人、自行车与机动车互不打扰。站在大桥上,西望便能远眺美国的代表自由女神像。

东侧不远处便是东河上的另一座曼哈顿大桥。非常的公平 !一座取名为布鲁克林大桥,代表着布鲁克林 ;一座命名为曼哈顿大桥,代表了曼哈顿 。

曼哈顿大桥的钢筋桥梁和布鲁克林大桥的砖红色的复古相映成辉,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游客们前来打卡。大桥上每天人流络绎不绝,大桥的扶手上写满了各式各样的故事与名字。

 
作者简介:王界明,首席记者。毕业于复旦大学中文系。曾就职于上海新民晚报,特区开放时应聘于珠海特区报工作。出版的著名书籍有:【浪漫之城中国·珠海】、【邓小平与腾飞的珠海】, 和主笔编写的【南海春潮系列】,以及大量有关深圳、珠海和广东沿海地区改革开放的报道。作为一名资深记者,王界明的报道经常会发掘一些无人知晓的事物,读来令人兴趣盎然……. 本网将转载他如考古般的,简洁但寓意深刻的图片报道。
编者按:人生故事,娓娓道来。读者分享心路旅程。【美国华文网】和【圣地亚哥华文网】陆续刊登华人思乡爱乡、呕心奋斗的故事或旅途观感等美文,欢迎大家踊跃配图片投稿。更多专栏文章请点击此链接浏览:

旅游: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9

人物: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1

中国: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6

科技: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21

本地:https://www.sandiegochinesepress.com/press/?cat=3